close
國文課文復習週考詳解LIL401
範圍:病梅館記
一、單選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ㄑ一/ㄐㄧ (B)ㄧㄠˇ/一ㄠ (C)ㄍㄡˋ/ ㄍㄡˋ (D)ㄆ一ˇ/ㄅㄧˋ(得寵)。
- (A)的(助詞)/它(代名詞) (B)有病的(形容詞)/使之病(致使動詞) (C)它(代名詞)/的(助詞) (D)用/用。
- (C)隱衷、偏見。
- 這首七絕的第三句不押韻,末字應屬仄聲字。「靖」為仄聲字。 (C)林和靖,宋代隱士。於西湖孤山,種梅養鶴。
- 略。
- 略。
- 第一空格應填平聲字;第二空格不押韻,應填仄聲字;第三空格應填仄聲字;第四空格不押韻,應填平聲字。語譯:我不是每遇到人就愛向人稱讚你,而是你也有狂氣,也有俠義之心,更有溫文儒雅的學養。你待人的胸懷就如同秦朝時候皎潔的月亮,送別我時,情誼便像嶺上白雲一樣地淳厚。
- (A)解開、解下 (B)使……用盡(致使動詞)/不得志 (C)昏亂愚昧/蟲類蠕動的樣子 (D)大聲號召/問人稱號。
- 略。
- (A)橐駝時時衝撞我坐騎的馬頭。「騎顛」指馬頭,顛:頭也。
- 略。
◎9~11題語譯
從居庸關南邊關口進入,有的地方容得下十匹馬一起走,有的只容得下兩匹馬一起走,有的只容一匹馬走。有一個蒙古人從北方來,騎著駱駝,和我並肩而行,他的駱駝時時衝撞我坐騎的馬頭;我也打下他的帽子,掉在駱駝的前面;蒙古人哈哈大笑。於是我私下感歎:「你們這些蒙古人啊!古代中國所以建置居庸關,不是因為你們嗎?我是江東地方的人士,假使我是生在宋代,想要親眼看看燕趙都不可能,哪裡能和蒙古人相互打鬧嬉戲在長城萬山之間?我能生長在滿清大一統的時代,比起古人難道不是更值淂驕傲?」蒙古來朝貢的那一年,克西克騰、蘇尼特,都上京城來朝貢,進入理藩院進貢馬匹。
- (A)為之泣,為動用法 (B)使之病,使動用法 (C)砍,及物動詞 (D)開闢,及物動詞。
- (B)冰雪聰明:形容人資質機靈像晶瑩清澈的冰、潔白純淨的雪。指人特別聰明。
- (A) (B) (C)都是「賣」的意思;(D)是「買」的意思。
- (C)性情中人:形容一個人隨其本性、情感外露、率性而為。
- (B)旨在抨擊封建專制的時代壓抑人才、束縛個性、禁錮思想的種種不當措施。
- (D)由「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推知作者意在諷諭官吏替朝廷壓抑束縛人才,作為晉升之階。
- 略。
- 由「蠢蠢」推知應選(C)。
- (A)文人畫士沒有教導梅農 (B)文人畫士沒有散播不當的言論 (C)文人畫士沒有唆使花農。
二、多選題
|
|
|
|
|
- 題幹與(A) (B) (C)皆為「景致」/(D)大/(E)日光。
- (C)以「樂」字為寫作主線。
- (A)古人有折梅相贈的習俗,「聊贈一枝春」指梅花/(B)由「虛籟、誤聽風聲是雨聲」可知為竹/(C)由「灞陵橋畔、傍堤萬萬條」可知為柳/(D)由「幽香似德人」,可知為「蘭」/(E)由「冰姿不怕雪霜侵」可知為梅。
- 略。
- (A)龔,音:ㄍㄨㄥ/(B)作者辭官歸隱,有感於人才不被任用,又常遭扼殺而作。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