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年度指定科目‧國文科選擇題詳解
一.單選題
- 下列文句劃底線處的詞語,運用最適當的是:
(A)本公司徵才,我推薦小美來應徵,很高興她能入吾彀中成為同事
(B)這次的演講培訓令我思緒通暢,廣開言路,敢面對眾人侃侃而談
(C)職場容得下阿諛奉承的小人,卻容不下危言危行的君子,真諷刺
(D)公司老闆總是因人成事,對於不同的下屬,就會給予不同的待遇
答案:(C)
詳解:(A)入吾彀中[比喻他人中了自己的圈套。彀,拉滿弓準備將箭射出。
入彀,進入弓箭有效射程或控制範圍內。彀中:指箭能射及的範圍,
比喻牢籠,圈套。
(B)廣開言路[儘量給屬下創造發表意見的條件。廣:擴大;言路:
進言的道路。
(C)危言危行[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危:正直。
(D)因人成事[依賴他人而把事情做好。因:依靠、依賴。
- 閱讀下文,□□內最適合填入的詞語依序是:
甲、我們去征服一座山?不!我們被一座山□□了,像一株隱沒在莽林的小
草,一隻無力喧囂的烏鴉。(方梓〈這個世界上只有山嶺〉)
乙、森林裡從來沒有孤立存在的角色,甚至包括枯木、朽葉,都是相附相依
的□□關係。(凌拂〈衣被之樹〉)
丙、我獨自在二樓趺坐榻榻米上讀《李白詩全集》。劍氣與□□,鏗鏗如金
石相擊的音韻。(楊照〈1980備忘錄〉)
(A)包容/唇齒/俠影 (B)包容/同盟/醉吟
(C)融化/唇齒/醉吟 (D)融化/同盟/俠影
答案:(A)
詳解:(甲)「融化」會與主體合為一體,引文「像一株……小草,一隻……
烏鴉」,可見「我們」與山沒有合為一體,選「包容」較適當。
(乙)「同盟」不必時刻在一起;「唇齒」的關係屬於「相附相依」。
(丙)李白少好擊劍任俠,有「詩俠」之稱,引文又有「劍氣、鏗鏗如
金石相擊」,故選「俠影」。
- 依據下框康培寫給王晉輝的書信,敘述最適當的是:
(A)由全文可推知,二人為年齡相近的長官與下屬
(B)康培表示因延誤就醫,使病況加重且瘄疹增多
(C)康培寫這封信的目的,是拜託王晉輝代為請假
(D)對王晉輝的信末結尾問候語,也可用「福安」
|
(A)
詳解:(A)由「左右」推知二人年齡相近;由「希賜休暇」推知是長官與下
屬的關係。由「道安」還可推知兩人就職於教育機關或學術機構。
(B)「延醫診視」是指請醫生診視,不是延誤就醫,所以病況沒有加
重和瘄(音ㄘㄨˋ,疹子)疹增多的現象。
(C)康培寫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王晉輝准其請假。
(D)結尾問候語不可以用「福安」,用「福安」的對象是父母、祖父母。
- 下列敘述,最符合本文有關書法觀點的是:
書法要旨,有正與奇。所謂正者,偃仰頓挫,揭按照應,筋骨威儀,確有節制是也。所謂奇者,參差起復,騰凌射空,風情恣態,巧妙多端是也。奇即運於正之內,正即列於奇之中。正而無奇,雖莊嚴沉實,恆樸厚而少文。奇而弗正,雖雄爽飛妍,多譎厲而乏雅。……世之厭常以喜新者,每捨正而慕奇,豈知奇不必求,久之自至者哉。 (項穆《書法雅言》)
(A)嫻習「偃仰頓挫」,久之自可「參差起復」
(B)重視「筋骨威儀」,但更強調「風情恣態」
(C)須「捨正慕奇」,方可至「騰凌射空」之境
(D)時人多喜「莊嚴沉實」,不好「雄爽飛妍」
答案:(A)
詳解:(A)「偃仰頓挫」即所謂「正」;「參差起復」即所謂「奇」。由引文末
四句「世之厭常以喜新者,每捨正而慕奇,豈知奇不必求,久之
自至者哉。」推知:(A)嫻習「偃仰頓挫」,久之自可「參差起復」,
最符合引文觀點。
(B)「筋骨威儀」即所謂「正」;「風情恣態」即所謂「奇」。引文
強調「奇即運於正之內,正即列於奇之中」,所以(B)重視「筋骨
威儀」,但更強調「風情恣態」,不符合引文觀點。
(C)不必「捨正慕奇」,只需守「正」,「騰凌射空」的「奇」境,自然
能夠到達。
(D)引文沒有提及時人喜好。
語譯:書法的要旨包括中正和新奇。所謂中正,指的是抑揚頓挫,提按呼應,
筋骨樣態,給人以有分寸的感覺。所謂新奇,指的是參差起伏的運用,
跌宕飛動的變幻,風情姿態的恣意,下筆巧妙多端。新奇要中正之內
展現,中正涵蓋在新奇之中。只有中正而沒有新奇,雖然能夠端莊嚴
謹、沉著細密,但常常樸拙笨重而缺少文采。只有新奇而沒有中正,
雖然可以雄強俊爽、飄逸妍美,但往往詭譎凌厲而不夠雅致。……世
上一些喜歡新奇討厭中正常道的人,常常放棄中正而追慕新奇,他們那
裡知道新奇不必刻意追求,能守住中正常道,時間一久新奇自然出現。
- 關於文中人物施行《周禮》的動機、結果,敘述最適當的是:
五穀為養人之物,而飲食醉飽可以致死;藥石為治病之資,而庸醫可以殺人。自王莽、王安石行《周禮》之後,而世遂視《周禮》若烏喙,然管子固嘗以致霸,後周宇文泰亦嘗藉之立國,此物此志也。
(洪繻〈王安石論後書《周禮》說〉)
(A)王莽因行《周禮》而遭後世詆毀 (B)王安石推行《周禮》卻未得好評
(C)管仲主張以霸治國故倡《周禮》 (D)宇文泰巧藉《周禮》以欺世盜名
(B)
詳解:(A)王莽沒有因行《周禮》而遭後事詆毀,只是未得好評。
(B)由「烏喙(烏鴉嘴)」推知:「王安石推行《周禮》卻未得好評」,
敘述適當。
(C)管仲不是因以霸治國而倡《周禮》,是因行《周禮》而致霸業。
(D)宇文泰藉《周禮》建立官制以立國,沒有欺世盜名的指控。
語譯:五穀是養人的食物,可是飲食過量,又飽又醉可以導致死亡;方藥
與砭石皆是治病的物資,可是庸醫用它卻害死了病人。自從王莽、
王安石推行《周禮》後,世人就看輕《周禮》。然而管仲推行《周
禮》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北周宇文泰也曾憑藉《周禮》建立官制
而立國,這是運用《周禮》展現個人心志的結果。
- 下列是一段現代小說,依據文意,甲、乙、丙、丁、戊排列順序最適當的是:
所有的魔術都一樣,
甲、把那張紙泡在水裡等字浮現了以後
乙、而一旦花錢買回來
丙、我總有壓抑不住想要學那種魔術的欲望
丁、魔術就變得不再神奇而是一種騙局
戊、在魔術師表演的那一刻
許久以後我才發現,所有的事可能都是一樣的道理。
(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
(A)丙乙丁戊甲 (B)丙乙戊甲丁 (C)戊甲丁乙丙 (D)戊丙乙甲丁
答案:(D)
詳解:提示句「所有的魔術都一樣」,若接(丙)「我總有壓抑不住想要學那
種魔術的欲望」,「所有的魔術」與「想要學那種魔術」範疇衝突,因
為「所有」與「那種」分量不一樣,所以「丙」開頭的(A) (B) 淘汰。
(C) (D)都是(戊)接提示句,但(D)選項的(戊)「在魔術師表演的那一刻」
下接(丙)「我總有壓抑不住想要學那種魔術的欲望」語氣相連。又(D)
選項的(丁)「魔術就變得不再神奇而是一種騙局」是作者學了魔術的
感受,結尾句「許久以後我才發現,所有的事可能都是一樣的道理。」
是作者體悟的心得,「感受」接「心得」一氣呵成。所以(D)的排序
是適當的。
- 依據文意,最能說明劃底線處文句表現特色的是:
(A)善刪削冗贅,言簡意賅 (B)不仿擬古人,獨出機杼
(C)取材古經史,藉古諷今 (D)化用典籍語,無斧鑿痕
(D)
詳解:翟公巽〈賀蔡攸除少師啟〉化用《漢書》、《論語》的用語,無斧鑿
痕,所以作者說「此巧之至也」,最能說明劃底線處文句表現的特色。
註釋:1在漢廷無出其右:田叔、孟舒等,在漢代朝廷中沒有人能勝過他們。
2與文子同升諸公: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僎,和文子同升為朝廷大臣。
語譯:駢文中有截斷古人五字文句,而增補一字的現象,卻能化用得如渾然
天成;也有用古人文句,不更其文字,而改變其語意的。例如:《漢
書》說:「在漢廷無出其右」,《論語》說:「與文子同升諸公」。
而翟公巽在〈賀蔡攸除少師啟〉中寫道:「朝廷無出其右,父子同升
諸公」,就是截斷古人文句,而增補一字,後世讀者並不發覺其增補,
又將「文子」改為「父子」……這種巧妙運用的手法到了極致。
- 下列是一段文學發展的介紹,畫底線處敘述最適當的是:
文學和社會發展密不可分。元明之交,出現一些揭露社會弊病的作品,如劉基(A)《郁離子》運用故事呈現其政治主張,形式承襲《世說新語》,屬志人筆記小說。及至晚明,受到王陽明心學的影響,袁宏道主張文學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B)〈晚遊六橋待月記〉上繼〈黃州快哉亭記〉的小品形式,詳述當日遊蹤。在戲曲方面,則有湯顯祖的「情至觀」,(C)《牡丹亭》透過女性嚮往愛情的故事,呈現反禮教的思想,為其理論的實踐。明末清初,黃宗羲以(D)〈原君〉推究設立君主制度的本義,可視為對心學的批判。
答案:(C)
詳解:(A)《郁離子》運用故事呈現其政治主張,是一本寓言體散文集,形
式沒有承襲《世說新語》,不屬志人筆記小說。
(B)〈晚遊六橋待月記〉是遊記體小品文;〈黃州快哉亭記〉不是小
品文,屬於遊記體散文,兩篇都未詳述當日遊蹤。
(D)〈原君〉推究設立君主制度的本義,可視為對理學的批判。
◎9 -10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9 -10題。
景公問於晏子曰:「忠臣之事君也何若?」晏子對曰:「有難不死,出亡不送。」公不說,曰:「君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貴之,君有難不死,出亡不送,可謂忠乎?」對曰:「言而見用,終身無難,臣奚死焉;謀而見從,終身不出,臣奚送焉。若言不用,有難而死之,是妄死也;謀而不從,出亡而送之,是詐偽也。故忠臣也者, 。」 (《晏子春秋‧內篇》)
註釋:1出亡不「送」:伴隨同行。如「送她回家」。
2君裂地而封之:分化土地。
3「疏」爵而貴之:分賜、分給。
4是「妄」死也:胡亂、荒誕不合理。
- 下列敘述,最適合做為本文結語的是:
(A)言說不見用,終身不仕以持節 (B)策謀不見從,不惜死生以直諫
(C)能獻策諫言,不忍見君獨赴難 (D)能納善於君,不能與君陷於難
答案:(D)
詳解:由「言而見用,終身無難,臣奚死焉;謀而見從,終身不出,臣奚送
焉」推知:(D)「能納善於君,不能與君陷於難」最適合做結語。
- 若將現代職場的上下關係,想像、對應於文中的君臣關係,下列上司與下屬的態度或作為,最符合晏子看法的是:
|
上司 |
下屬 |
(A) |
照顧員工,提供良善工作環境 |
能為主管涉風險,一旦出事不頂罪 |
(B) |
身先士卒,提振團隊工作效率 |
上下一體無分別,誓與長官同進退 |
(C) |
充分授權,讓下屬展現創造力 |
理念相合才盡心,道不同不相為謀 |
(D) |
接受建言,追求公司穩定發展 |
盡心力出謀獻策,但求問心能無愧 |
(D)
詳解:由「言而見用」、「謀而見從」,推知:(D)上司應「接受建言,追
求公司穩定發展」;下屬應「盡心力出謀獻策」。又由「臣奚死焉」、
「臣奚送焉」,推知:下屬「但求問心能無愧」,最符合晏子的看法。
◎9 -10題組語譯:
齊景公問晏子:「忠臣侍奉國君,應該如何?」晏子回答說:「國君
危難時不為國君殉身;國君出逃時不護送。」景公聽了很不高興,說:「國
君分割土地分封臣子,又分封爵位給臣子使之尊貴,國君危難時卻不為國
君殉身,國君出逃時又不護送,這樣稱得上忠心嗎?」晏子回答說:「忠
臣的進言如果被採用,國君終身都沒有危難,忠臣為何而死呢?忠臣的計
謀如果被聽從,國君終身不會出逃,忠臣還要護送誰呢?如果進言不被採
納,國君危難時跟著去死,這樣是胡亂荒誕地死啊!計謀不被聽從,國君
出逃時跟著護送,這樣是巧詐虛偽啊!所以忠臣要能夠讓君主接受接納善
言,而不能和君主一起陷入災難的地步。」
- 依據文意,文中的「這角度」是指:
漢賦原本是昌盛於宮廷的貴遊文學,有一群背景相似的作者,稱為言語侍從,他們同為帝王而創作,作品因而呈現某些共同特色,隨著作者群的聚散與地位起落,作品也產生了變化。從這角度切入觀察漢賦,可使漢賦的各種特質與其演化得到合理的解釋。(改寫自簡宗梧《漢賦史論》)
(A)貴遊文學作者的相似背景 (B)貴遊文學特質與作品變化
(C)言語侍從同為帝王而創作 (D)言語侍從聚散與地位起落
答案:(D)
詳解:由「隨著作者群的聚散與地位起落,作品也產生了變化」,推知:「這角度」是指(D)「言語侍從聚散與地位起落」。
◎12 -15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2 -15題。
王玉英家進門有一個狹長的門道,三面是牆。一面是油坊堆棧的牆,一面是夏家的牆,一面是她家房子的山牆。南牆盡頭有一個小房門,裡面才是她家的房屋。從外面是看不見她家的房屋的。這是一個長方形的天井,一年四季,照不進太陽。正面的山牆腳下密密地長了一排晚飯花。王玉英就坐在這個狹長的天井裡,坐在晚飯花前面做針線。
李小龍每天放學,都經過王玉英家的門外。他都看見王玉英。晚飯花使勁地往外開,發瘋一樣,喊叫著,把自己開在傍晚的空氣裡。濃綠的,多得不得了的綠葉子;殷紅的,胭脂一樣的,多得不得了的紅花,非常熱鬧,但又很淒清。沒有一點聲音。在濃綠濃綠的葉子和亂亂紛紛的紅花之前,坐著一個王玉英。
這是李小龍的黃昏。要是沒有王玉英,黃昏就不成其為黃昏了。
李小龍很喜歡看王玉英,因為王玉英好看。她長得很黑,但是兩隻眼睛很亮,牙很白。紅花、綠葉、黑黑的臉、明亮的眼睛、白的牙,這是李小龍天天看的一張畫。
王玉英已經許了人家。她的未婚夫是錢老五。大家都叫他錢老五,不叫他的名字,有輕視之意。老人們說他「不學好」。人很聰明,會畫兩筆畫,也能刻刻圖章,但做事沒有長性。教兩天小學,又到報館裡當兩天記者。他手頭並不寬裕,卻打扮得像個闊少爺。他交了許多「三朋四友」,風流浪蕩,不務正業。都傳說他和一個寡婦相好,有時就住在那個寡婦家裡,還花寡婦的錢。
這些事也傳到了王玉英的耳朵裡,不過王玉英倒不怎麼難過,她有點半信半疑。而且她相信她嫁過去,他就會改好的。她看見過錢老五,她很喜歡他的人才。
錢老五有一所小房,在臭河邊。他成天不在家,門老是鎖著。李小龍知道錢老五在哪裡住,他放學每天經過。他有時扒在門縫上往裡看:裡面有三間房,一個小院子,有幾棵樹。王玉英也知道錢老五的住處。她路過時,看看兩邊沒有人,也曾經扒在門縫上往裡看過。
有一天,一頂花轎把王玉英抬走了。從此,這條巷子裡就看不見王玉英了。
晚飯花還在開著。
李小龍放學回家,路過臭河邊,看見王玉英在錢老五家門前的河邊淘米。只看見一個背影。她頭上戴著紅花。
李小龍覺得王玉英不該出嫁,不該嫁給錢老五。他很氣憤。
這世界上再也沒有原來的王玉英了。 (改寫自汪曾祺〈晚飯花〉)
- 下列關於文中人物的敘述,最不適當的是:
(A)王玉英始終未曾察覺李小龍對她的關注
(B)李小龍對於王玉英的婚嫁結果深感不平
(C)王玉英雖知錢老五聲名不佳,仍願託付終身
(D)錢老五婚前經常在家中招待朋友,出手闊綽
答案:(D)
詳解:(D)由「他成天不在家,門老是鎖著」推知:錢老五不可能經常在家
中招待朋友。又由「手頭並不寬裕」、「花寡婦的錢」推知:出
手不可能闊綽。所以(D)的敘述最不適當。
- 文中第二段劃底線處描寫晚飯花的文字,同時兼寫王玉英、李小龍二人的心緒。其中「非常熱鬧,但又很淒清」所暗示的意思,最適當的詮釋是:
(A) |
王玉英正值花樣年華但心境已老 |
李小龍對王玉英情感強烈卻壓抑 |
(B) |
王玉英心懷渴望但只能守分靜候 |
李小龍憤於王玉英的際遇卻無奈 |
(C) |
王玉英心懷渴望但只能守分靜候 |
|
(D) |
王玉英正值花樣年華但心境已老 |
李小龍憤於王玉英的際遇卻無奈 |
(C)
詳解:「非常熱鬧,但又很淒涼」出現在第二段,只是伏筆。綜觀全文「王
玉英就坐在這個狹長的天井裡,坐在晚飯花前面做針線」、「相信她
嫁過去,他就會改好的。她看見過錢老五,她很喜歡他的人才」、「也
曾扒在門縫上往裡看過」,可推知:王玉英心懷渴望、安分靜候。又
由「要是沒有王玉英,黃昏就不成其為黃昏了」、「李小龍很喜歡看
王玉英」、「王玉英已經許了人家」,可推知李小龍對王玉英情感強
烈卻壓抑。而李小龍「很氣憤」是王玉英出嫁後的事,情境上和描寫
晚飯花的文字早已脫節。故選(C)。
- 依據文意,下列文句的詮釋,最適當的是:
(A)王玉英就坐在這個狹長的天井裡──王玉英深居簡出,對外界漠不關心
(B)要是沒有王玉英,黃昏就不成其為黃昏了──只有李小龍才能窺見王玉
英在暮色中的美麗身影
(C)(王玉英)看看兩邊沒有人,也曾經扒在門縫上往裡看──王玉英不想
被人知道自己在意錢老五
(D)只看見一個背影。她頭上戴著紅花──王玉英最終選擇離開錢老五,活
出了自己的價值
答案:(C)
詳解:(A)王玉英就坐在這個狹長的天井裡──為安分靜候出嫁的王玉英作
背景描述。
(B)要是沒有王玉英,黃昏就不成其為黃昏了──婉轉呈現李小龍對
王玉英的愛慕。
(D)只看見一個背影。她頭上戴著紅花──由「李小龍看見王玉英在
錢老五家門前的河邊淘米」,推知:王玉英沒有離開錢老五。
- 文末以「晚飯花還在開著」寓託李小龍的心境。下列詩句與其心境最相近的是:
(A)人間莫謾惜花落,花落明年依舊開
(B)花樹不隨人寂寞,數枝猶自出牆來
(C)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
(D)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答案:(B)
詳解:(A)出自羅鄴〈嘆流水二首〉其一。寫花開花謝乃自然規律,人不必
自作多情,為之傷感。
(B)出自王魯復〈故白巖禪師院〉。寫花木無情緒,依自然生長,不
受人寂寞影響。與引文描述李小龍在王玉英出嫁後,見晚飯花還
在開著的心境最為相近。
(C)出自盧仝〈有所思〉。描述女子在季節轉換時,觸景生情,相思
之切。
(D)出自元稹〈離思五首〉其四。表達對去世妻子韋氏的思念深情。- :(A)世人不必隨意為花落感到惋惜,花兒今年凋謝了,明年還是依舊盛開。
- 花樹不隨人感受寂寞而凋落,新發的枝椏好幾枝仍舊探出了
牆外。
(C)相思一夜不成眠,走到窗邊看到突然間盛開的梅花身影,還
以為是你來了。
(D)匆忙經過花叢懶得回顧,一半是因為我在修道,一半是為你
守貞。(取次:倉促也)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變,排行七,人稱柳七。 |
◎16 -17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6 -17題。
下列為有關北宋詞人柳永的四則評論:
甲、柳七亦自有唐人妙境,今人但從淺俚處求之,遂使金荃蘭畹之音,流入
挂枝黃鶯之調,此學柳之過也。 (《金粟詞話》)
乙、耆卿樂府多,故惡濫可笑者多,使能珍重下筆,則北宋高手也。
(《介存齋論詞雜著》)
丙、柳詞曲折委婉,而中具渾淪之氣,雖多俚語,而高處足冠群流。
(《樂府餘論》)
丁、耆卿詞細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於敘事,有過前人,惟綺羅香
澤之態,所在多有,故覺風期未上耳。 (《藝概》)
- 下表為上引評論資料的歸納、分類,最符合原評論對柳詞的敘述是:
|
資料別 |
正面評價 |
負面評價 |
(A) |
甲 |
佳者有唐人妙境 |
劣者不免淺俚如掛枝黃鶯 |
(B) |
乙 |
詩作為北宋高手 |
樂府多惡濫可笑 |
(C) |
丙 |
曲折委婉、佳篇技壓群賢 |
多用俚語、有失渾淪之氣 |
(D) |
丁 |
敘事佳且文詞細密明白 |
詞風柔靡而格調不足 |
:(D)
詳解:(甲)指責當代人不會欣賞柳詞,對柳詞沒有負面評價。
(乙)對柳詞沒有正面評價。
(丙)肯定柳詞具有渾淪之氣。
- 《藝概》評論柳永詞「綺羅香澤之態,所在多有」,下列關於柳永的軼聞,最適合用來說明其原因的是:
(A)仁宗頗好其詞,每對酒,必使侍從歌之再三
(B)居京華,暇日遍遊妓館。所至,妓者愛其有詞名,能移宮換羽
(C)善為歌辭,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辭,始行於世,於是聲傳一時
(D)詣政府,晏公(殊)曰:「賢俊作曲子麼?」三變曰:「只如相公亦作
曲子。」
答案:(B)
詳解:(A)描述宋仁宗對晏殊詞的喜愛。
(B)描述柳永經常前往妓館享樂,歌妓也喜愛他的詞作。如此互動影
響了他作品中「綺羅香澤之態,所在多有」。
(C)描述柳永善於填詞的才華。
(D)描述晏殊與柳永的問答。
選項出處與語譯:
(A)出自陳師道《後山詩話》。
語譯:宋仁宗非常喜歡柳永的詞作,每次喝酒,一定會令侍從再三歌唱。
(B)出自羅燁《醉翁談錄》。
語譯:柳永居住京城期間,閒暇時就遍遊妓館享樂。所到之處,歌妓都
喜愛他作的詞,並且能改編它的曲調。
(C)出自葉夢得《避暑錄話》。
語譯:柳永擅長為曲填詞,教坊的樂工每次得到新的曲目,必定會求柳
永填詞,這些歌曲就開始流行於世,於是柳永的名聲傳誦一時
(D)出自張舜民《畫墁錄》。
語譯:柳永前往宰相府拜見晏殊,晏殊問:「你會作曲嗎?」柳永回答:
「有如宰相您一樣也會作曲。」(三變:柳永原本的名字)
◎16 -17題組語譯:
(甲)柳永也自有唐代詩人那般的妙境,當今的人讀柳永的作品只從他淺白、
俚俗的層面去探求,於是讓柳永如同唐代溫庭筠的《金荃》集、宋代曾
幾的《蘭畹》集般高雅的詞作,淪落於與民歌〈挂枝兒〉、〈黃鶯兒〉
這些俚俗的曲調相提並論,這是學習柳永作品的人所犯的過錯。(《金
荃詞》是唐代文學家温庭筠的詞集/《蘭畹》是宋朝詩人曾幾的作品。)
(乙)柳永的詞作非常多,所以粗糙浮濫而可笑的作品也多,假使他能用珍重
的態度寫作,那他一定是北宋詞家的高手。
(丙)柳永的詞作曲折委婉,當中具有「詞」這個文學發展初始的自然氣息,
雖然多使用俚俗言語,但他高妙的詞作足稱詞人之冠。
(丁)柳永的詞作細緻縝密而且妥貼通順,用字明白而且通俗尋常,擅長於敘
事,勝過前人。只是作品中有許許多多華麗柔靡的情態,所以覺得他的
詞作風度品格未能算是上乘。(風期:風度品格)
◎18 -20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8 -20題。
甲 「文」(甲骨文寫作 , ),即紋身,指人們在出生、成人、死喪之時舉行的儀式。要聖化即將進入靈界之人,方法是在胸部加上紅色符號,其形狀就稱作「文」。此一符號描畫的是生命象徵──心臟的形狀,心臟之形又常省略為像「V」、「X」等。為求聖化而加上的紋身之美,也可以理解為人們內在德行的象徵。因而,在稱呼神聖的祖靈時,用文祖、文考,頌美祖靈之德則稱作文德。殷朝的王名中,有冠上文字的,如文丁。
(改寫自白川靜《漢字百話》)
乙 排灣族圖紋內涵分成兩個部分,其一是圖紋本身的圖案元素,其二是這些元素的排列方式。前者在早期的研究文獻和目前的排灣族耆老身上都還能訪得,散佚的主要是後者。圖紋有男女、社會階級之別,女孩子的手部圖紋會依年齡、是否生過小孩,而有不同的圖紋排列方式,因此圖紋意義比男生的複雜。目前許多年輕女孩紋在手背的圖案僅靠互相模仿,或只知有哪些基本圖案,而不知正確的排列順序。男生多半是以百步蛇象徵祖靈,用來保佑自己,並表徵自己的社會地位。對於圖紋本身的圖案元素,可以請部落耆老回憶,畫出圖紋來;對於圖紋已經散失的部落,頭目或可召開會議,決定屬於該部落的社會階級圖紋。這可能是頭目在復興傳統圖紋上應扮演的角色。若要恢復紋身的傳統精神,年輕人得回去將家族歷史弄清楚,以確認他的身分和階級,如貴族還是平民,確認好圖紋,才執行紋身。紋身前,家族的人會拿出祖先骨灰的陶甕,跟祖靈報告,並邀請祖靈來觀看。
臺灣做為南島語系族群的起源,語言和太平洋諸島嶼有相符之處,而紋身也是。臺灣和其他國家的南島語族一樣,有深厚豐富的紋身文化,只可惜尚未被世界看見。 (改寫自阿桂〈將族群歷史寫在身上〉)
- 依據甲、乙二文,對於紋身的相關敘述,最適當的是:
(A)甲文指出紋身目的是為和祖靈有所區別
(B)乙文認為兼具儀式意義與族群認同功能
(C)甲文側重具體意義,乙文陳述抽象價值
(D)二文皆從審美功能論述紋身的時代意義
答案:(B)
詳解:(A)甲文指出紋身目的是為了要聖化即將進入靈界之人,不是為和祖
靈有所區別。
(B)由「確認他的身分和階級,如貴族還是平民,確認好圖紋,才執
行紋身」推知:具族群認知功能;由「紋身前,家族的人會拿祖
先骨灰的陶甕,跟祖靈報告,並邀請祖靈來觀看」推知:具儀式
意義。
(C)甲文側重抽象價值,乙文陳述具體意義。
(D)二文皆不是從審美功能論述紋身的時代意義。
- 依據乙文,對於排灣族落實紋身儀式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藉由訪談耆老,可以回復紋身圖案正確的排列方式
(B)女孩比男孩更難確認身分,所以紋身儀式也較複雜
(C)部落可透過開會重新決定代表圖騰,以彰顯現代化
(D)紋身前的準備工作,有助於認識家族史及身分位階
答案:(D)
詳解:(A)藉由訪談耆老,可以回復圖紋本身的圖案元素。
(B)女孩的圖紋意義比男生比男孩複雜。
(C)部落可透過開會重新決定代表圖騰,但與現代化無關。
- 在甲文或乙文中,藉由紋身文化可以印證的知識,最適當的是:
(A)確認語系與族群的發展緊密相關
(B)了解「文」的字形結構和字義演變
(C)建立歷史觀,用以考察君王封號
(D)認識圖紋生物的習性,以避免災禍
答案:(B)
詳解:(A)乙文的紋身文化與確認語系與族群的發展並非緊密相關。
(C)甲文的紋身文化,不是為考察君王封號。
(D)乙文男生以百步蛇紋身是象徵祖靈,用來保佑自己。
◎21 -23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1 -23題。
甲
修辭 |
手法 |
內涵 |
目的 |
表現 |
規範修辭 |
意義明白,條理清晰,文句通順。 |
使人 理解 |
精確 |
|
藝術修辭 |
運用辭格、辭趣,呈現動人魅力。 辭格:內容與形式的綜合運用,如:譬喻、轉品、排比。 辭趣:形式的運用,如:音調、格律、改變字形。 |
使人 感受 |
華巧 |
乙
表述 |
方式 |
內涵 |
表現要求 |
備註 |
說明 |
表達作者對事物的認知,如:「今年指考因為疫情延期」。 |
精確為主 |
一個篇章可以兼用不同表述方式 |
|
抒情 |
抒發作者的情感,如:「妖雲黑眚空中過,疫鬼被髮當門坐」。 |
華巧而不失精確 |
丙 作史與他文不同。寧失之質,不可至於蕪靡而無實;寧失之繁,不可至於疏略而不盡。宋子京不識文章正理,而惟異之求,肆意雕鐫,無所顧忌,以至字語詭僻,殆不可讀,其事實則往往不明,或乖本意。(王若虛《滹南遺老集》)
丁 自分類興,而元氣剝削殆盡,未有如去年之甚也!干戈之禍愈烈,村市半成邱墟。問為漳、泉而至此乎?無有也。問為閩、粵而至此乎?無有也。蓋孽由自作,釁起鬩牆,大抵在非漳泉、非閩粵間耳。(鄭用錫〈勸和論〉)
戊 淡水環垣病最多,漳泉棍棒粵閩戈。因牛為水芝麻釁,一鬥經年血漲河。(陳肇興〈械鬥竹枝詞〉)
- 依據甲、乙二表,下列關於華巧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華巧來自於形式雕繪,與內容無關
(B)修辭手法始於華巧,終於寧拙毋巧
(C)欲強化讀者感受,不能不追求華巧
(D)有華巧未必精確,有精確自有華巧
答案:(C)
詳解:(A)華巧來自於內容與形式的綜合運用,與內容有關。
(B)修辭手法能表現華巧的效果,不是始於華巧,也沒要求終於寧拙
毋巧。
(C)追求華巧必須講究藝術修辭,講究藝術修辭的目的是「使人感受」,
故(C)「欲強化讀者感受,不能不追求華巧」的敘述最適當。
(D)表現要求是:華巧而不失精確,所以「有精確自有華巧」不適當。 - 參照甲表,關於丙文對宋祁(子京)修史的批評,說明最適當的是:
(A)一旦追求藝術修辭,必將損及規範修辭
(B)規範修辭易失之質,藝術修辭易失之繁
(C)藝術修辭常致詭僻,唯才高者方能駕馭
(D)寫作應先認清目的,不宜忽略規範修辭
答案:(D)
詳解:宋祁曾與歐陽修同修《新唐書》,而《新唐書》大部份為宋祁所作,
前後長達十餘年。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批評:「宋子京不識文章正
理,而惟異之求,肆意雕鐫,無所顧忌。」違背了「作史與他文不同。
寧失之質,不可至於蕪靡而無實。」的原則,以致「其事實則往往不
明,或乖本意。」所以宋祁沒有認清寫史的目的是「使人了解」;寫
史要符合「規範修辭」的內涵:「意義明白,條理清晰,文句通順。」
宋祁也忽略了。故(D)「寫作應先認清目的,不宜忽略規範修辭」的
敘述最適當。
- 依據甲、乙二表,關於丁、戊二文的分析,最不適當的是:
(A)丁的自問自答屬於辭格 (B)丁以表達作者的認知為主
(C)戊單用抒情的表述方式 (D)戊的押韻屬形式修辭手法
- (C)
詳解:(C)戊兼用說明與抒情的表述方式。「淡水環垣病最最多,漳泉棍棒
粵閩戈」,用「說明」的表述方式,表達作者對事物的認知;「因
牛為水芝麻釁,一鬥經年血漲河」用「抒情」的表述方式,誇張地
抒發作者的情感。
- (C)
u21-23題組語譯:
丙寫史書和寫其他文章不同。寧可犯質樸無華的缺點,也不可以到達文詞華
靡而沒有實質內容的地步;寧可犯繁雜瑣碎的缺點,也不可以到達簡略而
不詳實記錄的地步。宋祁不了解寫文章的正確的理路,而只追求其特異,
過分雕琢詞藻而毫無顧忌,以至於用字詭異冷僻,幾乎無法閱讀,因而他
對史實的記載往往不明不白,有時還違背了史實。
丁自從族群分類的觀念興起,此地人們的活力被剝削到將竭盡的程度,這種
現象從來就沒有比去年更慘烈的了。爭鬥的災禍愈發激烈,村落市鎮大半
成為廢墟。試問爭鬥的雙方是為爭取漳州、泉州的本籍利益而走到這個地
步嗎?沒有人這樣認為。試問是因為福建、廣東的本籍利益而走到這個地
步嗎?也沒有人這樣認為。大抵災孽是自己造成的,嫌隙起因於內部的爭
鬥,大致而言,並不在於漳州、泉州之間的隔閡或福建、廣東之間的隔閡。
戊淡水廳治下的竹塹城移民分類的情況最為嚴重,漳州人與泉州人經常互相
爭鬥;福建與廣東的鄉親也經常互相爭鬥。只因為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挑
起嫌隙,經年爭鬥不停,死傷慘重,血流成河。
◎24 -25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4 -25題。
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非吾辯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又非吾敢橫佚而能盡之難也。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
(《韓非子》)
註釋:
1橫佚:縱放,毫無顧忌。佚,通「逸」。
2可以吾說「當」之:適應。
- 依據上文,說服過程中最困難的是:
(A)善用言辭以明確表達觀點 (B)堅持無所顧忌的直言態度
(C)掌握對方的心理進行遊說 (D)運用所知達到遊說的目的
答案:(C)
詳解:由「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推知:(C)掌握對方
的心理進行遊說,是說服過程中最困難的。
選項(A)善用言辭以明確表達觀點,與第三句「吾辯之能明吾意」相
對應;選項(B)堅持無所顧忌的直言態度,與第四句「敢橫佚而能盡」
相對應;選項(C)掌握對方的心理進行遊說,與第二句末三具 對應;
選項(D)運用所知達到遊說的目的,與第二句「吾知之有以說之」相
對應。
- 依據上文,關於1 、2的研判,最適當的是:
1 燭之武對秦伯說:「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運用了
「吾知之有以說之」與「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
2馮諼對梁惠王說:「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
富而兵強」,運用了「吾辯之能明吾意」與「吾敢橫佚而能盡」。
(A)1 、2皆正確 (B)1 、2皆錯誤
(C)1 正確,2錯誤 (D)1 錯誤,2正確
答案:(C)
詳解:1燭之武有遠見,掌握了秦、晉之間的利害衝突,是運用了「吾知之
有以說之」;又用自己的才智替秦伯作出利害分析,是運用了「知
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的智慧,所以1的研判正確。
2馮諼遊說梁惠王是假遊說,目的在為孟嘗君另築一窟。能讓梁惠王
中計,是運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最終第二窟也築構
完成,是運用了「吾知之有以說之」。所以2的研判錯誤。
u24-25題組語譯:
總而言之:進說的困難,不是難在我的才智慧型能夠用來向君主進說,也不是難在我的口才能夠闡明我的意見,也不是難在我敢毫無顧忌地把看法全部表達出來。總而言之:進說的困難:在於了解進說對象的心理,以便用我的說法適應他。
◎26 - 27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6 - 27題。
-
人們常喜歡將複雜的事件歸結於單一成因,例如對青少年打暴力電玩與後來產生暴力行為,總認為兩者有因果關連。但要確認事件的因果關連,唯有透過實驗找到支持證據。進行實驗的對象,必須隨機分配為兩組來比較,否則,兩組之間的差異可能起因於其他的系統性偏差。若因經費或倫理上不允許,無法進行隨機分配,該研究便無法稱為實驗。
沒有實驗,單靠觀察取得的相關性,只能算是「注意到一項巧合」,不表示真有因果關連。許多醫學研究採用一種流行病學研究法——計算並比較不同群組的疾病發生率。例如計算並比較「攝取大量蔬菜者」與「攝取少量
蔬菜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結果顯示:攝取量多者比攝取量少者健康。這項研究僅表示「吃蔬菜與健康有關」,並未支持「吃蔬菜讓身體健康」。流行病學研究雖不能採認為實驗證據,但在許多研究案例上——例如吸菸與肺癌可能具有潛在因果關連,仍是判斷兩項因子是否相關的最佳途徑。
(改寫自克里斯‧查布利斯、丹尼爾‧西蒙斯著,楊玉齡譯《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教你擺脫六大錯覺的操縱》)
- 依據上文,關於因果錯覺,最適當的敘述是:
(A)亦即張冠李戴、指鹿為馬的荒謬情事
(B)以想當然耳的方式,賦予事件關連性
(C)事件成因的解讀,會變得主觀且複雜
(D)只要確認事件發生的順序,即可辨識
答案:(B)
詳解:由「沒有實驗,單靠觀察取得的相關性,只能算是「注意到一項巧合,
不表示真有因果關連。」推知:單靠觀察取得的相關性,沒有經過實
驗,就是以想當然耳的方式,賦予事件關連性,會造成因果錯覺。故
選(B)。
(A)的敘述與引文的觀點不符。張冠李戴:比喻名實不符或弄錯事情、
對象。指鹿為馬:比喻混淆是非。
(C)事件成因的解讀,會變得主觀且簡化。
(D)因果錯覺在於兩件無關的事件被串聯在一起,與發生順序無關。
- 下列關於科學研究方法的敘述,最符合上文看法的是:
(A)由觀察獲得的巧合,不足以成為未來實驗研究的項目
(B)未經隨機分配對照的實驗比較,可能存有系統性偏差
(C)流行病學研究法以比較發生率為主,會強化因果錯覺
(D)疾病研究的實驗,應先透過流行病學研究法蒐集樣本
- (B)
詳解:由「必須隨機分配為兩組來比較,否則,兩組之間的差異可能起因於
其他的系統性偏差」,推知:(B)「未經隨機分配對照的實驗比較,
可能存有系統性偏差」的敘述,最符合上文看法。
◎28 - 32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8 - 32題。
甲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清代孫希旦認為這兩句應前移至此處】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ㄅ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ㄆ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ㄇ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ㄈ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禮記‧禮運》)
乙 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而與人;大道既隱,天下為家而與子。與人、與子固出於天,聖人所以順天而趨時也。然其為公者非不家之,以為公者為主;為家者非不公之,以為家者為主。至於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貨力不必藏於己,非無所別也;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非無以待人也,亦其所為主者異矣。選賢與能,講信脩睦,六君子非不由之;禮義以為紀,堯舜非不用之;特其有所輕重淺深,煩簡之不一耳。蓋上世之選賢,則一於德而已;後世之選賢,則有及於勇知。上世之信,則出於精誠之中;而後世之信,則見於作誓作會之際。上世之睦,則和光同塵而有餘;後世之睦,則魚沫呴濡而不足。上世則有道德以為綱,而不止於禮義之紀;後世則禮義以為紀,而有失於道德之綱也。
(衛湜《禮記集說》引陳祥道說)
- 關於甲文的解說,最不適當的是:
(A)ㄅ句與ㄈ句的「此」,均指「禮義」或「禮」
(B)ㄆ句補充說明ㄅ句,強調「六君子」共通處
(C)ㄇ句的「其」,均指ㄆ句的據「六君子」
(D)ㄈ句藉假設情境,凸顯「禮」是評判依據
答案:(C)
詳解:(C)ㄇ句的「其」,均指ㄇ最後一句「示民有常」的「民」。
- 關於孫希旦移動文句的原因,下列1、2兩項推論,最適當的是:
1使「謀作」、「兵起」肇因於世人以私利為先。
2讓「謀作」、「兵起」做為實行禮制的原因,而非實行禮制的結果。
(A)1、2皆正確 (B)1、2皆錯誤
(C)1正確,2錯誤 (D)1錯誤,2正確
答案:(A)
詳解:(A)孫希旦移動「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至「今大道既隱,天下
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之後,使二段文句形成因
果關係,故1「使『謀作』、『兵起』肇因於世人以私利為先」的說
法,正確。《禮記‧禮運》的原文是指「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
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須以禮義加以規範,才不致「謀用
是作,兵由此起」,讓「謀作」、「兵起」為實行禮制的結果;孫希
旦移動文句後因果關係剛好相反,讓「謀作」、「兵起」成為實行禮
制的原因,故2「讓『謀作』、『兵起』做為實行禮制的原因,而非
實行禮制的結果」的說法,正確。
- 乙文「上世之睦,則和光同塵而有餘;後世之睦,則魚沫呴濡而不足」意謂:
(A)上世自足而相融無爭,後世互持仍時感困窘
(B)上世君子超塵而拔俗,後世小人貪求而無饜
(C)上世之養民無微不至,後世之勞民竭澤而漁
(D)上世以道家精神為尚,後世距儒家理想益遠
答案:(A)
詳解:「和光同塵」的意思是:鋒芒內斂與世無爭,而與囂雜塵俗相融合。
「魚沫呴濡」的意思是:泉水乾涸,魚兒用吐沫互相沾溼。沫:唾沫;
呴,音ㄒㄩˇ,張口哈氣使對方溫潤;濡:沾濕,濕潤。比喻一同在
困難的處境裏,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故(A)「上世自足而相融無爭,
後世互持仍時感困窘」的解說,正確。
- 下列示意圖,最接近乙文觀點的是:
(A)上世對天下繼承的態度
|
(B)後世的社會安定之道
|
(C)後世的人們相處原則
|
(D)上世的選賢所重條件
|
答案:(B)
詳解:(A)由「與子、與人固出於天,聖人所以順天而趨時也。然其為公者
非不家之,以為公者為主;為家者非不公之,以為家者為主」推
知:上世以「與人」為主,「與子」並非不存在,故「與人」在
圖中不應在最高位置,圖示應該稍短;「與子」在圖中不應在最
低位置,應有較低的圖示。
(B)由「上世則有道德以為綱,而不止於禮義之紀;後世則禮義以為
紀,而有失於道德之綱也」推知:後世主要以禮義為紀,輔以道
德。(B)圖示與後世的社會安定之道相符合。
(C)由上世「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貨力不必藏於己」;後世「各
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推知:(C)的圖示應為上世的人
們相處原則。
(D)「蓋上世之選賢,則一於德而已;後世之選賢,則有及於勇知」
意思是:上世選賢僅只依於「德行」,後世選賢除德行外,延及
「勇知」。故(D)的圖示應為後世的選賢所重條件。
- 孫希旦與陳祥道皆透過深度閱讀,對《禮記》原文提出新見。下列敘述,最符合二人持論基礎的是:
|
孫希旦 |
陳祥道 |
(A) |
後世治亂有合理演變 |
上世與後世皆因時制宜 |
(B) |
後世治亂有合理演變 |
上世與後世皆積久弊生 |
(C) |
後世明主應天下為公 |
上世與後世皆因時制宜 |
(D) |
後世明主應天下為公 |
上世與後世皆積久弊生 |
答案:(A)
詳解:孫希旦移動「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兩句後,讓「謀用是作,兵
由此起」成為小康社會實行禮制的原因,使由治而亂的後世,有了演
變合理的交代。又由乙文「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而與人;大道既隱,
天下為家而與子。(上世)與人、(下世)與子固出於天,聖人所以順天
而趨時也」推知:上世與後世皆因時制宜。故最符合二人持論基礎的
是(A)。
u28-32題組語譯:
甲 而今大道已經隱沒,天下變成君主一家的資產,人人都只親愛自己的
親長,只慈愛自己的子弟,開發物資、費心費力,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在位者以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為傳位的制度,建立城牆、挖深護城河來防
禦外侮、鞏固政權,施行禮義作為維護社會的綱紀。施行禮義端正君臣關
係,施行禮義敦厚父子關係,施行禮義使兄弟關係和睦,施行禮義使夫婦
關係和諧,施行禮義建立各種禮制和法規,施行禮義來劃分田地、設置住
宅,施行禮義尊崇勇敢有智慧的人,施行禮義得到的功績也是為了自己。
所以謀詭計因此發生,戰爭因此興起。禹、湯、文王、武王、成王、周公,
是三代中用禮義推行教化的優秀統治者。這六位主政者,沒有不謹守禮制
的。他們用禮來明示人民的義理,來考驗人民是否誠信,來明示人民的過
錯,以仁德為典型,講求禮讓,昭示人民應遵守的常法。如果不依禮行事,
在位的人會被罷黜,民眾也會把他視為禍害。這就叫做「小康」
乙 在大道施行的時代,天下是全民所共有,權位可傳給別人;如今大道
已經隱沒,天下變成君主一家的私產,權位傳給兒子。傳位給別人或權位
傳給兒子的天下繼承方式,本來就出於天意,聖人因而順應天道、趨隨時
勢。然而天下為公的時代並非不想家傳,只是以全民共有為主;天下為君
主一家私產的時代,也並非不想讓全民共有,只是以家傳為主。至於不只
親愛自己的親長,不只慈愛自己的子弟,開發物資、勞心勞力都與人共享
而不私藏的作為,並不是沒有區別心;人人都只親愛自己的親長,只慈愛
自己的子弟,開發物資、勞心勞力,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的作為,並不是
無法以同理心對待別人,也是看作為是以全民共有為主或以家傳為主而有
所不同。後世的禹、湯、文、武、成王、周公並不是不遵循上世選拔賢才,
推舉能人,講求信用,修養和睦的作為;上世的堯、舜的並不是不施行後
世用禮義作為維護社會的綱紀的規範,他們只是依當時社會事務的輕重、
深淺、繁簡的狀況,作為有所不同罷了。上世選拔賢才,只依憑德行而已;
後世選拔賢才,則參考到勇敢才智。上世的誠信,出自於內心的精誠;後
世的誠信,則只出現於發誓、舉行會盟的時候。上世的社會和睦,是與世
無爭與囂雜塵俗相融合而寬裕;後世的社會和睦,則如泉水乾涸,魚兒吐
沫互相沾溼、互相扶持時一樣地困窘。上世則有道德作為綱紀,而不僅只
以禮義為準則;後世則以禮義為準則,而失去了道德的綱紀。
◎33 - 34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33 - 34題。
今之好惡者,多不免於因人,而尤易於附眾,不知眾人有眾人之好惡焉,而我亦自有我之好惡焉。使茍而同於眾,是我遂無好惡也,惟舉而試為察,則我故自有好惡也。
察者不因眾而起信,豈因眾而起疑?獨彼所為瑕瑜失得之端,亦必嘗親見之,而後愛憎之意得緣而有所出,不然,則未知夫所曹好曹惡之為何事也。
既無意於徇眾,豈有意於矯眾?獨彼所為積毀積譽之實,亦必嘗微得之,而後妍媸之意始因而有所生,不然,則未知夫所受好受惡之為何本也。
故即眾人之惡自真,吾惡眾人之惡自妄,察則彼此皆真矣。即眾人之好自確,吾好眾人之好自浮,察則人我皆確矣。(〈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徐方廣〈眾惡之〉)
註釋:1而「我」亦自有「我」之好惡焉:指「自己」。
2亦必嘗「微」得之:伺察。
3「曹」好「曹」惡:共同。
4而後「妍媸」之意始因而有所生:美麗或醜陋。
5故「即」眾人之惡「自」真:即,假使;自,本來。
- 關於上文第二、三段的說理方式,敘述最適當的是:
(A)第二、三段平行,皆論「對於眾人之所好、所惡,都應親自明察」
(B)第二、三段對立,先論「明察眾人之所惡」,再論「明察眾人之所好」
(C)第二、三段是因果關係,先談「眾人有所好、有所惡」的原因,再談結果
(D)第二、三段是總分關係,先述「眾人有所好、有所惡」的現象,再加以分論
答案:(A)
詳解:由第二段的「獨彼所為瑕瑜失得之端,亦必嘗親見之,而後愛憎之意
得緣而有所出」、第三段的「獨彼所為積毀積譽之實,亦必嘗微得之,
而後妍媸之意始因而有所生」,即可推知兩段屬於平行說理,皆論「對
於眾人之所好、所惡,都應親自明察」。故選(A)。
- 下列敘述,最符合第四段看法的是:
(A)人人皆有盲點,勿過度堅持己見 (B)人能戒惡向善,皆可以回歸真我
(C)縱有真知灼見,也難敵世俗觀點 (D)若經反思驗證,固不忌好惡隨俗
答案:(D)
詳解:由「眾人之惡自真,吾惡眾人之惡自妄,察則彼此皆真矣。即眾人之
好自確,吾好眾人之好自浮,察則人我皆確矣」,推知:眾人之好惡,
經「察」後發現是真確的,自己就不應否定。故選(D)。
u28-32題組語譯:
當今很多人的喜好或憎惡,大多免不了依憑於他人的喜好或憎惡,而且尤其容易附從於大眾的喜好或憎惡,這些人不知道所有的人都有不同的喜好或憎惡,而自己也有自己的喜好或憎惡。假若隨便地附從於大眾,如此自己就沒有個人喜好或憎惡了,只有嘗試提出來自我省察,那就會發現自己原本的喜好或憎惡。
明察的人不會因眾人的看法而輕易相信,又豈會因眾人的看法而輕易懷疑?唯有明察的人會對那些眾人所謂的美德或過失的事端,也必要曾經親自眼見,而後喜愛或憎惡的感受才得以因此產生,否則,就不會了解大眾所共同喜愛、共同厭惡的是什麼事。
明察的人既然無意於依循大眾,又怎會有意於違逆大眾?唯有明察的人會對那些大眾所長久累積的毀謗或稱譽的事跡,也必要曾經伺探得取,而後美醜的感受才得以因此產生,否則,就不會了解大眾喜好與厭惡的感受是根據什麼。
所以假使大眾所厭惡的本來就是真的,那自己厭惡大眾所厭惡的根本就是虛妄,明察後就會發現大眾所厭惡的都是真的。假使眾人所喜好的本來就確切,那自己喜好眾人所喜好的根本是浮誇不確切,明察後就會發現大家都是確切的。
二.多選題
- 下列有關報導文字的校對,修改正確的是:
(A)健康資訊不能以偏概全→改為蓋
(B)這名選手成績獨占螯頭→改為鼇
(C)檢察官對案情諱莫如深→改為晦
(D)搶劫嫌犯終於俯首就範→改為犯
(E)房價一如繼往居高不下→改為既
答案:(B) (E)
詳解:(A)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觀點看待整體問題。以:用;偏:片面;概:
概括;全:全部。
(B)獨占鼇頭: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鼇頭: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鼇魚
浮雕,科舉進士放榜時狀元獨自站此迎榜,故以「獨占鰲頭」指
代狀元,後亦代稱在競賽中獲得第一名。
(C)諱莫如深:比喻將事情隱瞞得非常嚴密,不為外人所知。諱,隱
諱。莫如,不如。深,重大。
(D)俯首就範:低下頭聽從控制;接受擺布。範:界限、範圍。
(E)一如既往:一切就像從前一樣。既往:以往,從前。
- 「遂以十稔之間,撰成《臺灣通史》」,句中的「撰成」,「成」在動詞「撰」之後,用來補充動作的結果。下列文句「 」內,屬於此種用法的是:
(A)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B)文非一體,鮮能備「善」
(C)公閱「畢」,即解貂覆生 (D)斟酌損益,進「盡」忠言
(E)有善相者思「見」郎君,請迎之
答案:(C) (D)
詳解:(A)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濁浪排空」的「空」意指「空中、
天空」,屬於名詞,不作補充動作之用。
(B)出自曹丕《典論.論文》。「鮮能備善」的「善」意為「擅長」,
屬於動詞,不作補充動詞用。
(C)出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公閱畢」的「畢」意為「完畢、
結束」,用來補充「閱」這個動詞的結果。
(D)出自諸葛亮〈出師表〉。「進盡忠言」的「盡」意為「竭盡」,
用來補充「進」這個動詞的結果。
(E)出自杜光庭〈虬髯客傳〉。「思見郎君」的「見」意為「會面」
屬於動詞,不作補充動詞之用。
- 文章佳構多留意於銜接照應。關於下列各文的銜接照應,分析適當的是:
(A)荀子〈勸學〉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為例,藉以闡發其後「(君子)
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的觀點
(B)韓愈〈師說〉敘述士大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態度,可與「師
道之不傳也久矣」的深刻感慨相呼應
(C)蘇軾〈赤壁賦〉描寫「水光接天」、「月出於東山之上」的景色,為其後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的議論預設開端
(D)歸有光〈項脊軒志〉敘述家中「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不分彼此的和
樂情景,回應前文「居於此,多可喜」的感懷
(E)連橫〈臺灣通史序〉指出「臺、鳳、彰、淡諸志,雖有續修,侷促一隅,
無關全局」的事實,用以證明「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譚,事多
不實」
答案:(A) (B) (C)
詳解:(D)「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是在描述叔伯異爨後,家族日益隔閡,
陌生沒落的景象,回應前文「居於此,……亦多可悲」的感懷。
(E)「臺、鳳、彰、淡諸志,雖有續修,侷促一隅,無關全局」的事
實,用以銜接後面「苟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大勢,是猶以管窺
天、以蠡測海,其被囿也亦巨矣」的結論。
- 下列各組「 」內的字,前後意義相同的是:
(A)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夫迷途知反,往哲是「與」
(B)木直「中」繩,輮以為輪/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C)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
(D)斲而為琴,弦而「鼓」之/余身乃行鑊蓋上,所賴以不陷者,熱氣「鼓」之耳
(E)雖然,使後之為君者,「果」能保此產業,傳之無窮,亦無怪乎其私之也/道士
笑曰:我固謂不能作苦,今「果」然
答案:(B) (E)
詳解:(A)結交、交往/讚許、贊成(王羲之〈蘭亭集序〉/丘遲〈與陳伯之書〉)
(B)符合/符合(《荀子‧勸學》/《莊子‧庖丁解牛》)
(C)損失/逃跑(賈誼〈過秦論〉/《史記‧鴻門之宴〉)
(D)彈奏/膨脹、鼓起(劉基〈工之僑為琴〉/郁永河〈北投硫穴記〉)
(E)真的、果真/真的、果真(黃宗羲〈原君〉/《聊齋誌異‧勞山道士》)。
- 關於下列馮忌的言談方式與內容,學生評析適當的是:
馮忌請見趙王,行人見之。馮忌接手免首,欲言而不敢。王問其故,對曰:「客有見人於服子者,已而請其罪。服子曰:『公之客獨有三罪:望我而笑,是狎也;談語而不稱師,是倍也;交淺而言深,是亂也。』客曰:『不然。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稱師,是庸說也;交淺而言深,是忠也。昔者堯見舜於草茅之中,席隴畝而蔭庇桑,陰移而授天下傳。伊尹負鼎俎而干湯,姓名未著而受三公。使夫交淺者不可以深談,則天下不傳,而三公不得也。』」趙王曰:「甚善。」馮忌曰:「今外臣交淺而欲深談,可乎?」王曰:「請奉教。」於是馮忌乃談。(《戰國策‧趙策》)
註釋:1「行人」見之:外交禮賓人員。
2馮忌「接手免首」:拱手俯首。
3談語而不稱師,是「倍」也:悖逆。
4伊尹負「鼎俎」而「干湯」:三腳鍋和砧板,借代廚具/求見商湯。
(A)馮忌先故作姿態,誘使趙王疑惑探問,以展開後續鋪陳
(B)馮忌透過「服子與客對話」的故事,為之後與趙王暢言預埋伏筆
(C)在服子與客的對話中,對於相同的態度和言語,客故意與服子做不同解
讀,藉以諷刺服子寵信佞臣
(D)舜見堯、伊尹見商湯的故事,強調明君樂見賢良毛遂自薦,既是客對服
子的諫言,也是馮忌對趙王的期待
(E)服子與客的對話最終暗示「囿於偏見或成俗,可能錯失賢良」,馮忌藉
此對趙王形成「莫如服子一般」的壓力,也為自己創造機會
答案:(A) (B) (E)
詳解:(C)不是藉以諷刺服子寵信佞臣。
(D)堯主動見舜,不屬於毛遂自薦。
語譯:馮忌請求拜見趙王,掌管外交事務的官員使他拜見了趙王。馮忌拱手低頭,
想要說話而又不敢。趙王問他是什麼緣故。馮忌回答說:「有個客人向服子
推薦一個人,不久他問服子這個人有什麼過錯。服子說:「您的客人有三個
過錯:望著我發笑,這是輕視我;談話不稱我為老師,這是背叛我;交情淺
而言語深,這是迷亂我。」客人說:「不是這樣的,見人笑,這是和善;言
談不稱呼老師,這是日常的語言;交情淺而言語深,這是忠誠。從前堯在
草茅之中會見舜,設席於田野坐在桑樹的陰涼下:樹陰移動,舜就接受了堯
禪讓的天下。伊尹背著餐具謁見商湯,姓名還沒弄清楚就接受了三公的職位。
如果交情淺就不可以深談,那麼天下就無法禪讓,並且三公的職位也不可能
得到。」趙王說:「說得非常好。」馮忌說:「現在外來的臣子交情淺而想
深談,可以嗎?」趙王說:「請您教導。」於是馮忌才抒發了自己的意見。
◎40-42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40-42題。
吳喬《圍爐詩話》曾以米變為飯或酒為喻,指出文與詩之異。此喻亦可借用來形容國文試題與教材的關係。若教材選文為米,在試題中,會以米、飯、酒三種形式出現。
米:原形登場,直接考教材選文的詞義、語法、修辭手法、寫作方式或文意。
飯:雖已變形,但米之形仍可窺知,而延展性變佳。飯的面貌多元,隨命題者的巧思而變化。將教材選文重要內容與試題所取材的課外文本特定概念相連結,是最常見的方式。如110年學測第21題,請學生判斷〈諫逐客書〉、〈虬髯客傳〉中的李斯、虬髯、李靖,是否符合文中哈士奇、土狗、狼的特性;109年指考第32題,則請學生判讀教材選文中的文句,如「推赤心於天下, 安反側於萬物」等,是否符合文中「我們使用的語言也帶有身體的色彩」的概念。試題也可藉素材選擇,呈現不同面貌:如摘引關於教材中重要篇章、作家的論述,107年指考第16-19題,便改寫鄭毓瑜論蘭亭詩、蘭亭序的論文。
然而,最大量出現在題目中的形態,其實是酒。雖然米已渾化無形,但無礙米為酒之原料的事實。學生解讀課外文本時,必然會啟動經由國文教材學習而逐漸積累建構的詞彙、句型、表現技巧等向度的知識或規律,同時連結相類議題或主題的理解,並整合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以110年學測第7題方旗〈小舟〉為例,全詩以「舟」喻人,強調人舟孤獨的普遍性。(甲)雖是課外素材,但文類、手法與內涵均是學過的。學生可藉由研讀紀弦〈狼之獨步〉,理解「藉物喻人」手法與孤獨況味,從而推知物、人之間可能如何連結?有哪些相似點可供詩意闡發?
語文教學的理想是「用教材教語文,而不是教語文教材。」孫本文〈中學校之讀文教授〉主張:「課內教授僅為指導課外自讀之預備,國文之主課宜於課外自讀求之,不當斤斤於課內求之也。」教材提供的僅是示例,師生研讀時,不僅要傳授/學習其中的知識、概念,更要以此為本,教會/學會國語文的某些規律、閱讀的某些策略與特定議題所可延伸的面向,以有效遷移到陌生文本的閱讀。
110年學測國文試題有二篇文章提供了我們一些啟示。語言學者指出人類在學習語言時,不像鸚鵡只會人家教牠說的,而是能將所習得的語言意義單位,做不同的組合。洪蘭則說明:「背景知識就像個篩網,網越細密,新知識越不會流失」,並可「將新獲得的知識放在適當的位置上,組合成有意義的東西」。國文教材同時提供了不同的語文意義單位,和有助學生純熟運用中文的部分背景知識,以甄別人才為目的的大學入學考試試題,如何可能小學大遺,只考米和飯的題目?(乙)大考國文試題的命意,正在檢驗學生是否能用其所讀,同時寄望他們能如蜂採花而釀蜜,消化吸收教材內容,轉變成新能量。(改寫自李清筠〈酒中之米:對國文升學考試試題的一點想法〉)
- 依據文意推論,符合本文看法的是:
(A)學習國文要以能釀酒、釀蜜,轉化新生為目標,不必在意基本知識的多
寡
(B)「用教材教語文,而不是教語文教材」的主張,意近於「授人以魚,不
如授人以漁」
(C)教材是通向陌生文本的橋梁,課文可做為媒介,用以統整語文規律、建
構背景知識系統
(D)文中有(甲)、(乙)兩處標記,如欲引述「《雅堂文集》:『讀書不
難,能熟為難;熟書不難,能用為難。』」做為論據,依據文意,應插
入(甲)處
(E)本題(第40題)屬於本文所謂的飯類試題
答案:(B) (C)
詳解:(A)學習國文要如同能釀酒、釀蜜,轉化新生為目標,本文沒有強調
不必在意基本知識的多寡,事實是基本常識越多越好。
(D)由末段的「國文教材同時提供了不同的語文意義單位,和有助學
生純熟運用中文的部分背景知識」,及(乙)處空格後的「大考國
文試題的命意,正在檢驗學生是否能用其所讀」,推知:如欲引
述「《雅堂文集》:『讀書不難,能熟為難;熟書不難,能用為
難。』」做為論據,依據文意,應插入(乙)處。
(E)第40題的(A) (C)選項命題屬於直接考教材選文的文意;(B) (D)選
項命題屬於直接考教材選文的詞義,所以本題(第40題)屬於本
文所謂的米類試題。
【(B)「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直接送魚給人,不如教他如何
捕魚】
- 下列教育理念,可與文中孫本文的主張相應的是:
(A)以校內課程為發端,奠定學生終生學習的基礎
(B)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能兼顧學生的個別需求
(C)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策略,啟動自主學習力
(D)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的互動能力
(E)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善盡國家公民責任
答案:(A) (C)
詳解:孫本文主張:「課內教授僅為指導課外自讀之預備,國文之主課宜於
課外自讀求之,不當斤斤於課內求之也。」推知:(B)他沒有主張兼
顧學生的個別需求 (D)他沒有提及引導學生開展與他人的互動能力
(E)他沒有提及善盡國家公民責任。
- 關於運用教材所學理解下框文字的說明,適當的是:
|
- 與〈始得西山宴遊記〉中「不與培塿為類」相近,〈昏鏡詞〉亦運用藉
物寫人手法,並隱有嘲諷之意
(B)與〈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的「序+詩」形式相類,〈昏鏡詞‧引〉
與〈昏鏡詞〉既能獨立閱讀,又能相互闡發
(C)古詩文中常見「未若……」的句型,用以表示比較,如「未若柳絮因風
起」。據此可推知詩中「謂若它鏡明」的「謂若」有誤,當作「未若」
(D)〈諫太宗十思疏〉中提及「慮壅蔽」,點出障蔽會干擾我們對真實世界
的認知,可與「求與己宜」、「瑕疵既不見,姸態隨意生」的內涵相連
結
(E)〈典論論文〉「審己以度人」的「以」,與〈昏鏡詞〉「飾帶以紋繡,
裝匣以瓊瑛」的「以」,皆為連詞,表示順承,相當於「而」
答案:(A) (B) (D)
詳解:(A)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以高聳的西山自比,以「培塿」比喻
群小,寓意自己應出類拔萃,不與群小為伍;〈昏鏡詞〉以昏鏡
寓意世人喜愛隱匿個人瑕疵,二者皆運用藉物寫人手法,並隱有
嘲諷之意。
(B)〈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昏鏡詞‧引〉是〈昏鏡詞〉
的序(序又可稱引) 兩者都以「序+詩」形式組成,序、詩的內涵
都各自飽滿,故能獨立閱讀;又因「序+詩」所構築的是同一個
議題,能互相闡發呼應。
(C)「未若柳絮因風起」的「未若」意為「不如」,屬於比較語氣詞。
而「謂若它鏡明」的「謂若」意為「說……像是」,不可改成「未
若」。
(D)「求與己宜」、「瑕疵既不見,姸態隨意生」點出昏鏡雖不能顯
現真實的樣貌,但喜愛的人卻不自知。「慮壅蔽」是指思慮到障
蔽我們對真實世界的認知,兩者的內涵可以相連結。
(E)「審己以度人」的「以」是連詞,表示順承,相當於「而」,意為
「而後」;「飾帶以紋繡,裝匣以瓊瑛」的「以」是動詞,意為
「用」,兩句可改寫成「以紋繡飾帶,以瓊瑛裝匣」。
語譯: 製作鏡子的工匠在店舖的鏡匣裡陳列了十面鏡子。打開鏡匣一看,只
有一面明亮,其餘九面都是霧朦朦的。有人說:「這十面鏡子優劣不相稱
的太厲害了。」製鏡的工匠微笑著道歉說:「鏡子不是不能做到全是明亮
的。商人的心意,只想著能賣出鏡子,如今來買的人,一定看過許多鏡子,
選擇與自己容貌相宜的鏡子。那明亮的鏡子不能掩蓋極細微的缺陷,不是
面目較好的人就不適用,因此十面鏡子中明亮的只有一面。」我聽完這段
話後深深感發,於是寫了〈昏鏡詞〉:
昏鏡不是用優質的青銅所製,它模糊不清,光澤已經消失。容貌醜陋
的人往往自欺欺人,說這昏鏡的鏡面像明鏡一樣是明亮的。在昏鏡中已經
看不到自己面貌的缺陷,就可以隨心想像自己是如何美麗。面貌醜陋的人
每天照它個四五次,自以為漂亮得全城人都傾慕不已。他綁上有花紋的錦
繡製成鏡帶裝飾,又用美玉做的鏡匣來盛放這面昏鏡。那面像秦宮寶鏡般
的明鏡難道不貴重嗎?只因它不合適用者的心意就被看輕而不被選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