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文課文復習週考考卷LIL-4027

範圍:馮諼客孟嘗君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52)

  1. ()食之,「比」門下之食客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洒之      ()「比」得輭腳病,往往而劇

    以上「比」字共有:
    (A)四義  (B)五義  (C)六義  ()七義
  2. 下列「  」內的字,讀音全部相的同的選項是:
    (A)「懧」愚/「擰」眉立目/叮「嚀」       (B)長「鋏」/汗流「浹」背/「狹」隘
    (C)「纖」介之禍/一語成「讖」/「殲」滅敵軍 (D)「憒」於憂/中「饋」猶虛/功虧一「簣」
  3. 下列「 」內字的意思,前後相同的選項是:
    (A)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B)孟嘗君「顧」謂馮諼曰/願先生「顧」先王之宗廟
    (C)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屬」於作文以記之
    (D)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袵矣
  4. 下列「惡」字的音義不同於其他三者的選項是:
    (A)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 (B)學「惡」乎始,惡乎終
    (C)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D)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食人,「惡」其為民父母也
  5. 下列文字,沒有使用「婉曲」修辭的選項是:
    (A)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
    (B)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C)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
    (D)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6. 關於〈馮諼客孟嘗君〉一文的詮釋,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
        乎」意謂孟嘗君挾梁自重,迫逼齊王恐懼謝罪,而復為齊相
    (B)「馮諼為孟嘗君燒債券於薛」為謎題,則謎底是「債多不愁」
    (C)「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馮諼署曰:『能!』」意謂馮諼自願為孟嘗君
       做文書工作以示負責

    (D)「長驅到齊,晨而求見。」表現出馮諼急功好利,伐善施勞
  7. ()門下三千各自矜,頻彈劍客獨無能。田文不厭無能客,三窟全身果有憑。
    ()傷心來笑一場,笑你個三閭強,為什麼不身心放?滄浪汙你,你汙滄浪。
    ()下客常才不足珍,誰為狗盜脫強秦?秦關若待雞鳴出,笑殺臨淄土偶人。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上述文字所涉及的人物依序是:
    (A)屈原/陶潛/馮諼/韓非        (B)馮諼/屈原/田文/賈誼        
    (C)周瑜/嚴光/李斯/范增        (D)項羽/孔子/賈誼/王粲
  8. ()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乃召拜黯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命           ()沛公已去,閒至軍中,張良入「謝」

    以上「左右」一詞共有:
    (A)七義 (B) (C)五義 (D)四義
  9. 下列「 」內文字的闡釋,正確的選項是:
    (A)「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特別為他開一部車 (B)先生「不羞」,乃有意為收責於薛乎:不知羞恥
    (C)「矯命」以責賜諸民:假命令              (D)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沒有辦法成家
  10.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是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
    ()是故不敢匿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以公用經術「左右」先帝五年,稔聞其德  ()我可不願意為他所「左右」
    ()我「左右」閒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左右」是錯,索性做了
    ()在台北住了三十年左右                  ()余立侍「左右」

    以上「左右」一詞共有:
    (A)七義 (B)八義 (C)九義 (D)十義
  11. 「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句中「諸民當償者」,可寫為「當償之諸民」,意謂「該還債的民眾」,但修飾「諸民」的「當償」,卻移到「諸民」的後面。下列文句「 」內的造句方式,與之相同的選項是:
    (A)君慮周行果,「非久於布衣者」 (B)「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愧哉
    (C)手長鑱,「為除不潔者」       (D)「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
  12. 下列「  」內的字,讀音全部相同的選項是:
    (A) 載「券」契而行/發考「卷」/「蜷」曲
    (B)永矢弗「諼」/罰「鍰」/淑「媛」
    (C)遣太傅「齎」黃金千斤/「齏」骨粉身/「躋」身國際
    (D)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賈」寶玉/求善「賈」而沽諸
  13. 下列各組文句「 」內的詞,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放」於利而行,多怨
    (B)美人「充下陣」/所以飾後宮,「充下陣」,娛心意,說耳目者
    (C)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D)食以草「具」/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14. 關於〈馮諼客孟嘗君〉一文的寫作技巧解析,不正確的選項是:
    (A)採先抑後揚的手法刻畫馮諼,以收出人意表的效果
    (B)層次分明的情節安排,逐步呈現馮諼的才能與見識
    (C)以左右對馮諼的嘲笑與鄙視,襯托孟嘗君頗具知人之明
    (D)「視吾家所寡有者」一語,做為市義故事情節發展的伏筆
  15. 〈馮諼客孟嘗君〉有關「三窟」的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A)焚債券市義,收買封地民心,使孟嘗君獲得薛地人民的擁戴
    (B)前往大梁遊說梁王重用孟嘗君,使孟嘗君挾外援以自重,再登相位
    (C)立先王宗廟於薛,使孟嘗君地位穩固,確保久遠
    (D)廣收門下客,雖雞鳴狗盜之徒亦不排除,確保實力

16~18為題組

   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ㄑㄩㄢ)樞之士耳,伏軾撙銜,橫歷天下,廷說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抗)。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戰國策.秦策

  1. 下列□□中的人物,應填入「蘇秦」的選項是:
    (A)□□煌煌佩六印,尼父栖栖厄陳蔡 (B)□□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C)君看赤壁終陳跡,生子何須似□□ (D)□□在匈奴,十年持漢節
  2. 下列成語與「窮巷掘門、桑戶棬樞」的意思,不相近的選項是:
    (A)三旬九食 (B)食前方丈 (C)并日而食 (D)寅吃卯糧
  3. 下列有關上文的解析,不正確的選項是:
    (A)「側目而視,側耳而聽」極寫妻之愛慕狀
    (B)「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而可以為天下患者,豈特瘡痏之於指乎」句中兩「特」字,意思
       相同

    (C)「四拜自跪而謝」、「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句中兩「謝」字,意思相同 (D)「貧窮則父母不子」、「不拊愛
       子其民」句中兩「子」字,詞性相同
  4.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戰國策‧齊策〈馮諼客孟嘗君〉》
    ()太史公曰:「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問其故,曰:『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
        中蓋六萬餘家矣。』世之傳孟嘗君好客自喜,名不虛矣。」       《史記〈孟嘗君列傳〉》
    ()「士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
        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雞鳴狗盜之力哉?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
        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讀孟嘗君傳〉

    有關以上三段文字的解析,正確的選項是:
    (A) ()文作者推崇馮諼,貶抑孟嘗君
    (B) ()文作者認為孟嘗君好客,天下賢士歸之,因此薛地風氣溫良淳厚
    (C) ()文作者認為孟嘗君身邊只有雞鳴狗盜之徒,未曾得到真正的人才
    (D)三段文字對孟嘗君的評論,由褒到貶,依程度排列是()()()
  5.    自齊王毀廢孟嘗君,諸客皆去。後召而複之,馮驩迎之。未到,孟嘗君太息歎曰:「文常好客,遇客無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餘人,先生所知也。客見文一日廢,皆背文而去,莫顧文者。今賴先生得復其位,客亦有何面目複見文乎?如複見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馮驩結轡下拜。孟嘗君下車接之,曰:「先生為客謝乎?」馮驩曰:「非為客謝也,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嘗君曰:「愚不知所謂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獨不見夫趣市者乎?明旦,側肩爭門而入;日暮之後,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非好朝而惡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賓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絕賓客之路。願君遇客如故。」孟嘗君再拜曰:「敬從命矣。聞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史記〈孟嘗君列傳〉》
    有關上文的解析,正確的選項是:
    (A)孟嘗君為門下客只顧現實,罔顧道義而感慨生氣
    (B)孟嘗君只在意馮驩的去留,不在意其他食客的去留
    (C)馮驩認為人在患難時,能情義相挺最可貴
    (D)馮驩認為人要超脫生死、擺脫物慾,必須順應自然
  6.     這裏的水,多、清、靜、柔。在園裏信步,但見這裏一泓深潭,那裏一條小渠。橋下有河,亭中有井,路邊有溪。石間細流脈脈,如線如縷;林中碧波閃閃,如錦如緞。這些水都來自「難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懸掛著清代著名學者傅山寫的「難老泉」三個字。  ( 梁衡《晋祠》)
    有關上文的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A)開端用四個單字來形容泉水,語意簡潔
    (B)文中鋪述只為說明「難老泉」命名緣由
    (C)文中描述泉水碧波,如錦緞般光彩奪目
    (D)採排比兼明喻手法,以展示難老泉之美
  7.      ( 楊柳 ) 長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長得高,越垂得低。千萬條陌頭細柳,條條不忘記根本,常常俯首顧著下面,時時藉了春風之力,向處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親吻。」 ( 豐子愷〈楊柳〉)
    (A)樹高千丈,平步青雲    (B)受人點滴,湧泉以報
    (C)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D)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3~24為題組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摧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柳永〈雨霖鈴〉)

  1. 就上文「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摧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而論,下列選項,最能顯示作者運用語文的矛盾張力以渲染離別之痛的選項是:
    (A)寒蟬1 長亭   (B)淒切1 驟雨   (C)都門1 蘭舟   (D)摧發1 凝噎
  2. 有關上一闋詞的賞析,不正確的選項是:
    (A)上片敘離別之事,對別時情景作具體描繪;下片換成抒情,將自己內心活動層層揭示出來
    (B)「暮靄」照應前「長亭晚」,同時渲染了前途茫茫的淒然心情
    (C)「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屬於懸想示現的手法,是將想像中浮現的虛景加以實寫
    (D)整闋詞寫離別之情,多有憶往事、想當初的回顧,大大增加其藝術感染的力度

25~26為題組(混合題111-15-135-36)
    每個社會群體都有它的文化需求以及屬於它的文學。這樣的社群可以是一種性別,也可以是一個年齡層或一個社會階層;比如女性文學、兒童文學、工人文學等等。這些文學各自掌有獨特的交流系統。

    掌有最明確文學性質的社群,就是文化團體;這一類「文人雅士」也就是眾所皆知文學概念的起源。這些文人們起初是在一種封閉的「種性階層」裡自成天地,即使迄今也仍不同化於某個社會階級或層次,甚至不跟任何社會職業團體為伍。我們可以將文人的定義,當作是那些受過相當的智識培育及美學薰陶,既有閒暇從容閱讀、手頭又足夠寬裕以經常購買書籍,因而有能力做出個人文學判斷的人士們。

    過去這個文人群體指的就是貴族,而漸漸跟有文化修養的中產階級聲息相通;這個有文化修養的中產階級,它的文化養成的據點就是舊制的中學教育。現今這個群體又接納了智力勞動者;當中從事教育的人士尤其成為主力,另有藝術勞動者和極少數受初級教育或現代教育所栽培的體力勞動者。這就是我們所稱的「文人圈」:聚集了絕大多數的作家們;而且也吸收了從作家到大學文史研究員,從出版商到文學批評家等文學活動所有的參與人士。這些「搞」文學的人全都是文人,因而他們的文學活動又是在一個內部封閉的交流圈中流轉運作。

    相對於文人圈,則有「大眾圈」的發行系統。通常大眾圈讀者所受的教育還不足以掌握理性判斷和詮釋能力,僅能粗具一種直覺的文學鑑賞力;而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並不利於進行閱讀或養成閱讀習慣,甚至收入也不容許他們經常購買書籍。這些讀者有的是小中產階級;卻有更多是上班族、勞動者和農民。比起文人圈的讀者,他們不論在份量上、類型上以至於品質上都有著同等的文學需求;可是這些文學需求卻得依賴他們社群的「外部」來滿足,他們本身沒有任何手段來使作家或出版商等文學成品的負責人了解他們的反應。
                                                      ( 改寫自 REscarpit 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

  1. 上文中有關「文人圈」的發展順序,正確的選項是:
    (A)貴族[中產階級[教育人士[藝術勞動者、極少數體力勞動者
    (B)藝術勞動者、極少數體力勞動者[教育人士[中產階級[貴族
    (C)教育人士[貴族[藝術勞動者、極少數體力勞動者[中產階級
    (D)貴族[教育人士[中產階級[藝術勞動者、極少數體力勞動者
  2. 依據上文,有關「文人圈」和「大眾圈」的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A)「文人圈」與「大眾圈」的讀者,有著同等的文學需求
    (B)「大眾圈」因為較具行動力及務實判斷力,所以成為文學發展的主流
    (C)「文人圈」具備購買圖書能力及充裕閱讀的優勢
    (D)「文人圈」主力為教育人士,相較於「大眾圈」有更充實的知識能力
     

二、多選題:(每題3分,共48)

  1. 下列「  」中文字的相關解析,正確的選項是:
    (A)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表現出輕視的語氣
    (B)「諾!先生休矣!」表現出唯唯諾諾的語氣
    (C)「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表現出十分禮敬的態度
    (D)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表現出輕視的態度
    (E)「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表現出得意的態度
  2. 下列五句中的「約」字,意思相同的選項是:
    (A)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
    (B)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
    (C)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
    (D)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E)「約」莫二更時分
  3. 下列「 」內字詞,屬於名詞轉品為動詞的選項是:
    (A)食以「草」具 (B)孟嘗君「客」我 (C)「衣冠」而見之 (D)馮諼「客」孟嘗君  (E)因而「賈」利之
  4. 下列源自《戰國策》的成語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南轅北轍:比喻適性發展,各自努力
    (B)亡羊補牢:比喻為時已晚,空留悔恨
    (C)驚弓之鳥:比喻反應靈敏,才可能避禍
    (D)狐假虎威:比喻憑恃有權者的威勢,恐嚇他人、作威作福
    (E)安步當車:慢慢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原比喻刻苦安貧,後多用來指從容不迫地步行
  5. 下列「區區」一詞,意思相同的選項是:
    (A)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
    (B)夫苟不能自結於天,而欲以「區區」之智,籠絡當世之務
    (C)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D)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
    (E)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
  6. 閱讀下列古文,選出解析正確的選項:
        昭王以孟嘗君為秦相,人或說秦昭王曰:「孟嘗君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於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願得君狐白裘。」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之,問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臧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孟嘗君得出,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夜半至函谷關。秦昭王後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使人馳傳逐之。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出如食頃,秦追果至關,已後孟嘗君出,乃還。 (《史記‧孟嘗君列傳》)
    (A)成語「狗盜雞鳴」由這個典故而來
    (B)秦昭王對孟嘗君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乃因有人提醒:孟嘗君為齊族,必先齊而後秦
    (C)秦昭王釋放孟嘗君,乃因耳根軟,難違美人心意
    (D)秦昭王釋放孟嘗君旋即後悔,乃因狐白裘被偷
    (E)因守關士卒違反規定,故孟嘗君得以乘隙脫逃
  7. 下列成語與所涉及之戰國人物配對,正確的選項是:
    (A)引錐刺股:張儀  (B)脫穎而出:毛遂  (C)狡兔三窟:孟嘗君  (D)一字千金:呂不韋 (E)作法自斃:韓非
  8. 下列關於《戰國策》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原本書名紛歧,經曾鞏整理,始定名《戰國策》
    (B)朱自清認為屬於中國著名的三大說話寶典之一
    (C)對後代敘事、說理散文影響深遠
    (D)為國別史,記八國之事
    (E)所記上繼春秋之後,下迄楚漢之起,共二百四十五年間事
  9. 下列畫底線的文字敘述,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中國散文,在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營造出繁富璀璨的藝術殿堂。(A)以語錄體出現的《尚書》,成為中國最早的散文集。而(B)《春秋》相傳是據魯國史官所編的大事整理而成,以褒貶亂世。進入戰國時代,(C)《戰國策》為戰國謀士遊說論辯的集錦之作,故多縱橫家之言(D)戰國時代又有《老子》、《莊子》、《墨子》、《孟子》等諸子散文,到漢代,(E)《史記》書開創以人物為主的記言體的史書體例,成功塑造人物形象,創造文學性很強的史傳文學。                                             
  10. 下列畫底線的文字敘述,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六朝駢文追求句末押韻、用典精工、排比對句,到中唐時期(B)韓愈率先提倡古文運動,主張以先秦、兩漢質樸的散文替代辭采燦爛的駢文,擴大散文領域,散文遂成文章之正宗(C)明代歸有光的散文寫平凡瑣事卻情韻綿邈,為公安派三袁所推崇(D)明代公安派則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取材日常卻流露妙趣(E)清代桐城派散文講究義法,方苞編定的《古文辭類纂》,以體分類,以文示範,成為桐城學子寫作的範本。
  11. 關於〈馮諼客孟嘗君〉一文的詮釋,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馮諼主動求為孟嘗君食客,卻自稱「無好」、「無能」。表現出真人不露相的作風
    (B)「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可知在馮諼心目中,孟嘗君是個
       圖個人享受,不關心民生疾苦的人
    (C)孟嘗君說明自己「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因此未嘗見馮諼。孟嘗君藉此表明自己權高
       位重
    (D)馮諼藉梁國禮聘孟嘗君,使齊國君臣恐懼,而請孟嘗君返齊為相。此乃藉外以抬高身價
    (E)齊王請孟嘗君重返齊國為相,孟嘗君趁機要求齊王立宗廟於薛,希望薛成為齊國政治中心
  12. 下列「 」內字詞,意思為「買」的選項是:
    (A)以何「市」而反   (B)竊以為君「市」義 
    (C)「鬻」文而食     (D)置於市,賈十倍,人爭「鬻」之,予貿得其一
    (E)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
  13. 下列古文選自《戰國策‧齊策三》,閱讀後選出解析正確的選項:
      孟嘗君將入秦,止者千數而弗聽。蘇秦欲止之,孟嘗曰:「人事者,吾已盡知之矣;吾所未聞者,獨鬼事耳。」蘇秦曰:「臣之來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見君。」孟嘗君見之。謂孟嘗君曰:「今者臣來,過於淄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桃梗謂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為人,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國,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則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嘗君乃止。

(A)蘇秦可謂善於勸諫者           (B)蘇秦把孟嘗君借喻為「土偶人與桃梗」 
(C)蘇秦把孟嘗君借喻為「土偶人」 (D)蘇秦把孟嘗君借喻為「桃梗」
(E)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兩句中的「如」字,意思相同

  1. 閱讀下列古文,選出解析正確的選項:
        郭隗(ㄨㄟˇ)先生對曰:「……王誠博選國中之賢者,而朝其門下,天下聞王朝其賢臣,天下之士必趨於燕矣。」昭王曰:「寡人將誰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於隗者乎?豈遠千里哉?」     (《戰國策‧燕策一》)
    (A)成語「千金市骨」由這個典故而來
    (B)重點在顯示郭隗向燕昭王闡釋招治賢士的方法
    (C)涓人以五百金買死亡千里馬的頭骨,表現了「沒魚蝦也好」的心態
    (D)「寡人將誰朝而可」的「朝」與「豈遠千里哉」的「遠」,都當動詞使用
    (E)「隗且見事」、「慈父見背」兩句中的「見」字意思相同
  2. 有關下列古文給人的啟示,正確的選項是: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戰國策•齊策》)
    (A)多做不必要的事,不只無益,反而有害
    (B)為人處世,不能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而驕傲,就可不顧客觀實際,主觀武斷
    (C)做一件事情,必須有具體的要求和明確的目標,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
    (D)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做事才能中規中矩
    (E)在上位的人對待在下位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3. 下列有關「史書」之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國語》、《戰國策》皆是戰國時代著名的歷史散文
    (B)「正史」有通史、斷代史之別,前者如《資治通鑑》,後者如《漢書》
    (C)依《四庫全書》的分類法,《水經注》和《尚書》都列在「史部」
    (D)《臺灣通史》的體例仿《史記》而略作改變,記隋朝大業年間至臺灣割讓為止
    (E)紀傳體史書以「人」為主書寫;編年體史書以「時」為主書寫;紀事本末體史書以「事」為主書寫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精選古文試題與詳解
    全站熱搜

    lsl3801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