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比喻人各有其長處和短處,各有所適,各有所取。語出《楚辭〈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上古時顯然是一句俚語,由《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的末尾論贊,太史公曰:「鄙語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應侯」,可資印證。這句俚語若簡化成四個字的成語,也作「尺短寸長」、「寸長尺短」。
網上查閱「國家研究院」《成語典》的註解是:「尺比寸長,但和比尺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了;寸比尺短,但和比寸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了。」但這樣的註解,要詮釋「尺短寸長」或「寸長尺短」這種語構的成語,顯然有些勉強。
若想把「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說個明白,可從修辭學著手。修辭學有個手法叫「錯綜」,「錯綜」古人稱之為「避複」。「避複」又有一類叫「互文見義」(又稱「互文足義」、「參互見義」),意指寫作時故意把一個完整意思的詞語拆開,分別放在兩句或一句的兩個地方,用意是避免詞語重複、文句呆板單調。如果我們想用「尺有尺的優缺點,寸有寸的優缺點」來比喻人或物各有其優缺點,各有所適,各有所取,本應寫成「尺有所短長,寸有所短長」。但這會重複使用「短長」兩字,為了避免重複,把「短長」一詞拆開,分別放在兩句的兩個地方,就形成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句俚語。如此,可用比較經濟的文字表達比較複雜的內容,達到優美形式的效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能不能寫成「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呢?當然可以!有人會問:「那俚語為什麼不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呢?」那是因為寫作喜歡「相對」行文,尺比寸長,長的配「短」字,短的配「長」字,可增強語勢。舉例印證:范仲淹〈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也屬於「互文見義」的修辭格。其中「廟堂」配「民」字,「江湖」配「君」字,就是「相對」行文。「民、君」在解讀時應拼合,形成「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民」,句意是:不論身居何處,都擁有憂國憂民的情懷。
「尺有所短長,寸有所短長」,「短」指「短處、不足、缺點」;「長」指「長處、有餘、優點」。「短長」合起來就是指「優缺點」。尺有什麼優缺點?寸又有什麼優缺點呢?舉個例來說:丈量道路里程時,大家會用尺度,沒有人會用寸度;要量指甲寬長時,大家會用寸度,沒有人會用尺度。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可濃縮成四字成語「你死我活」,也可以說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意思都是用以比喻雙方勢不兩立,不能共存。
那要表示其間一定有一個人得死,為什麼會說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呢?這可從修辭與文法兩個層次來說,先講修辭學:「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其實也屬「互文見義」的修辭法,解讀時「死、活」要先「參互」,形成「不是你死活,就是我死活」後,才能「見義」。而「不是你死活,就是我死活」,這兩句中的「死活」,則要從文法上進一步解說:「死活」在這裡屬於「偏義複詞」,指「死」,不指「活」,還原本意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至於「死活」的分配,居於潛意識心態,當然要說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 Feb 22 Tue 2022 16:34
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