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逐客書週考考卷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52)

  1. 下圖諸字屬於「六書」造字方法的哪一種?

    (A)象形    (B)指事    (C)會意    (D)形聲
  2. 下列各組「 」內的字,轉品之後的詞性,前後相同的選項是:                                        (A)「蠶」食諸侯/割雞焉用「牛」刀
    (B)百姓「樂」用/「桂」櫂兮蘭槳
    (C)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落」英繽紛,芳草鮮美
    (D)「樹」靈鼉之鼓/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3. 下列「 」內字詞的意義,前後相同的選項是:                                           (A)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
    (B)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
       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C)擊甕「叩」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D)「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4. 下列有關〈諫逐客書〉摘句的釋義,不正確的選項是:
    (A)此五子者,不產於秦,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李斯舉此例證明客
       卿何負於秦

    (B)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彊」:意謂秦孝公用衛人商鞅
       變法,使秦國人民富庶,國家強盛
    (C)「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彊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意謂秦昭襄王用魏人范雎為丞相,實施中央集權政策
    (D)「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是指秦國傳統服飾
  5. 下列成語與「藉寇兵而齎盜糧」的意思不相近的選項是:
    (A)引狼入室 (B)堅壁清野 (C)倒持太阿 (D)開門揖盜
  6. 下列有關作家與文風的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A)李斯文章瑰麗排比,氣勢奔放,為駢文之初祖,漢賦之先聲
    (B)曹植的的詩篇多寫男女離愁別恨,善於表達婉約悱惻的感情,其中〈燕歌行〉是
      中國現存最早的七言詩
    (C)柳宗元文章俊潔精奇,韓愈稱其「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
    (D)白居易早年強調詩歌改革政治,嘗云:「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為
      中唐著名社會詩人
  7. 下列成語出處所涉人物的配對,正確的選項是:
    (A)奇貨可居─范蠡   (B)劃粥斷虀─李斯
    (C)倒屣迎之─屈原   (D)指鹿為馬─趙高
  8. 下列有關〈諫逐客書〉摘句後[的釋義,正確的選項是:
    (A)「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唯秦人是用
    (B)李斯所謂的「〈鄭〉、〈衛〉之音」[古雅之樂
    (C)「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秦本土的音樂,
      深受保護與認同

    (D)「西蜀丹青不為采」[西蜀出產的畫都是沒有著色
  9. 下列關於「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的解析,正確的選項是: 
    (A)「黔首」:黑色的頭髮,指年輕人  (B)「資敵國」:指到敵國投資做生意
    (C)「卻賓客」:指拒絕客卿進入國境  (D)「業諸侯」:指業已分封為強大諸侯
  10. 下列有關〈諫逐客書〉摘句的釋義,正確的選項是:
    (A)「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
      而已矣」以秦王愛異國之樂,而捨己國之樂,暗喻逐客之非

    (B)「跨海內,制諸侯之術」是指「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
    (C)「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
      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用意在彰顯秦王生活奢侈無度

    (D)「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與「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
      味」的「〈韶〉樂」,同屬雅正之樂
  11. 下列「 」中的詞語,作虛數用,意旨「多」的選項是:
    (A)包「九」夷,制鄢、郢   (B)遂散「六」國之從
    (C) 拔「三」川之地        (D)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                                                        
  12. 下列有關奏議類文章比較表,敘述不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篇名

時代

作者

對象

主旨

(A)

諫逐客書

戰國

 李斯

秦始皇

論逐客之過失,使秦王取消逐客令

(B)

出師表

三國

諸葛亮

劉備

諫聯合東吳,北伐曹魏,興富漢室

(C)

陳情表

晉初

李密

晉武帝

祖母年高乏人奉養,辭太子洗馬職

(D)

諫太宗十思疏

唐初

魏徵

唐太宗

勸諫人君當居安思危,積其德義

  1. 承上題,四篇上書中未能成功,未受採納的是:
    (A)選項 (B)選項 (C)選項 (D)選項
  2. 下列「 」中字的注音與通同字,不正確的選項是:
    (A)昔「繆」公求士:音ㄇㄨˋ,通「穆」 (B)山川相「繆」:音ㄌㄧㄠˊ,通「繚」 (C)未雨綢「繆」:音ㄐㄧㄠ,通「膠」   (D)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繆」賞:
       音ㄇㄧㄡˋ,通「謬」
  3. 下列各組「 」中字音,完全不同的選項是:
    (A)豐「腴」/阿「諛」/「庾」信/人焉「廋」哉 
    (B)天「壤」之別/尊王「攘」夷/「禳」除/吵「嚷」
    (C)「縞」素/枯「槁」/「犒」賞/「皜」首
    (D)「逡」巡/教「唆」/日削月「朘」/怙惡不「悛」
  4.     太史公曰:李斯以閭閻曆諸侯,入事秦,因以瑕釁,以輔始皇,卒成帝業,斯為三公,可謂尊用矣。斯知六蓺之歸,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苟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適立庶。諸侯已畔,斯乃欲諫爭,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不然,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
    上文出自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下列相關的解析,不正確的選項是:
    (A)屬於論贊體               (B)一般人認為李斯極忠卻冤枉被殺
    (C)太史公對李斯,多所責難   (D)太史公以為李斯的功勞,可與周公、召公媲美
  5. 關於「魚」的字形演變,依甲骨文到楷書的發展順序排列,正確的選項是:
    ()         ()          ()          ()          ()     

    (A)
    甲乙戊丁丙  (B)乙甲戊丙丁  (C)戊甲乙丙丁  (D)甲戊以丁丙

18~20為題組

   初,趙高為郎中令,所殺及報私怨眾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毀惡之,乃說二世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且陛下富於春秋,未必盡通諸事;今坐朝廷,譴舉有不當者,則見短於大臣,非所以示神明於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與臣及侍中習法者待事,事來,有以揆之。如此,則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稱聖主矣。」二世用其計,乃不坐朝廷見大臣,居禁中。趙高常侍中用事,事皆決於趙高。              (《史記‧李斯列傳》)

  1. 上文旨在描述:
    (A)趙高工於心計,獨攬大權 (B)二世從善如流,無為而治
    (C)群臣阿諛奉承,怠忽職守 (D)二世授權朝臣,層層負責
  2. 譴舉有不當者,則見短於大臣。意謂:                                             (A)舉止不當,則被大臣瞧不起       (B)賞罰處理不當,則被大臣瞧不起
    (C)舉止不當,則缺失顯露於大臣之前 (D)賞罰處理不當,則缺失顯露於大臣之前
  3. 下列「春秋」與「富於春秋」的「春秋」,意思相同的選項是:                                  (A)孔子作「春秋」    (B)「春秋」敎以禮樂,冬夏敎以詩書
    (C)太后「春秋」長    (D)「春秋」代序,物換星移
  4. 下列是汪志強同學在國文課上李斯〈諫逐客書〉時的兩段筆記,忙中有錯,請問畫底線的文字出錯的共有幾個?
    ()說服之道,必設身處地1從對方的角度思考,〈諫逐客書〉全文只觀切2秦王的利害關係,無一字涉及3私己之利,而使秦王放下戒心,願意隨論述思考。再加上舉證精采實在,善用事例而類比成功,最後破除秦王疑慮,才有可能新然接受4。此外,李斯不攻擊建議驅逐客卿的秦國宗室大臣,不反擊其動機實為爭權奪勢,不扣敵方帽子以免衡生枝節5,完全聚交6於秦之利害,真是明智的策略。
    ()《諫逐客書》,不儘
    7是文學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8,而且還閃耀著理性的光輝,是一篇具有全時空通適性9的不朽名諫。它給政治或各行各業的領導者與學子的啟發是:人才是強國之本,興業之基10,若欲強國、興業,必先重用人才。它還告訴管人用人者,有融乃大11。要立足大局,納才容才,留才用才,視性適所12;要堅持人本理念,上下一體,勿居高位而輕人,勿以小過而廢人,禮遇賢能。
    (A)六個   (B)七個   (C)八個   (D)九個

22~23為題組
    無定故不可有常,微有常弗精,微無常弗妙,以有常求無常
在勤,以無常運有常在悟。昔之繡花卉無陰陽,繡山水亦無陰陽
,常有一枝之花而數異其色。一段之山,一本之樹,而歧出其色
者,藉堆垛為燦爛焉耳,固不可以繡有筆法之畫,與天然之景物
(山水花卉皆是),余憾焉。故不敢不循畫理,不敢不師真形,雖謂
自余始,不敢辭也。言乎色,若余繡《耶穌像》,稿本油畫;繡《
義大利皇后像》,稿本鉛畫,皆本於攝影。影因光異,光因色異,
執一色以貌之而不肖,潛心默會,乃合二三色穿於一針,肖焉。旋
悟雖七色可合而和也,分析之雖百數十色亦可合而和也,故曰:「
色之用無定也。」               (沈壽《雪宦繡譜》)

  1. 下列文字,不屬於作者表現「色之用無定」繡理的選項是:
    (A)無定不可有常,以無常運有常在悟    (B)不敢不循畫理,不敢不師真形
    (C)繡花卉無陰陽,繡山水亦無陰陽      (D)潛心默會,合二三色穿於一針
  2. 有關上文的解析,不正確的選項是:
    (A)「昔之繡花卉無陰陽,繡山水亦無陰陽」句中的「陰陽」,指明暗
    (B)作者認為改良傳統刺繡,要從傳統刺繡下功夫
    (C)作者認為求精須有常,求妙要無常
    (D)作者認為「歧出其色者,藉堆垛為燦爛焉耳」是改良傳統刺繡的技藝

24~26為題組
    屏東東港造船工藝大師洪全瑞,造船已逾半世紀。他的作品從漁船、王船、龍舟到戰艦皆有,件件皆巧奪天工,充分展現工藝之美。
    洪全瑞父親是家具木工,從小耳濡目染,對於木工工作並不陌生。為了精進造船技術,曾遠赴歐洲各國取經。回台後,結合瑞典瓦薩戰艦、羅馬戰船、挪威海盜船等製船工法與傳統技術,再加入想像,結合中西造船技巧,打造十餘艘世界各國著名的古式帆船和戰艦模型。他說造船過程就像蓋房子,一塊塊拼建起來,曠日彌久。其維京戰船,參考挪威出土文物設計而成,船上有眾多船槳,船體刻上動物肖像;羅馬戰

船造型則參考羅馬古戰船平面圖;而福州漁船是台灣傳統漁船的先驅。
    至於龍舟畫舫相傳是隋煬帝下江南時所搭的巨型龍舟,龍身設計成祥龍造型,船艙有宮殿式屋頂,尊貴華麗。至於鄭和寶艦船身全部採用上等櫸木建造而成,不但氣勢磅礡,精緻度更是讓人為之讚嘆。鄭和寶船是鄭和下西洋所用的船隻,由於當時相關資料已不復見,造船技術也已失傳,洪全瑞憑著古代圖畫重建寶船形貌,該船船體碩大,猶如古代海上戰艦。
    面臨造船工藝可能失傳的危機,他認為複雜的造船技術難以吸引年輕人投入,但也不能因此而失傳。他曾建議政府重視傳統造船業,好讓傳統技藝向下扎根,但始終沒有得到回應。他秉持山不轉路轉的理念,轉往創作船艦的文創商品,簡化造船工藝的複雜性,保留傳統造船工藝之美,打造迷你版龍舟與王船。他將傳統技藝融入現代元素更能貼近大眾生活,藉此認識傳統造船技術。他相信若能以此傳承造船技藝,也不啻為另一種延續,何樂而不為呢! (改寫自《中國時報》郭韋綺報導)

  1. 下列敘述最適合當作本篇報導主題的選項是:
    (A)台灣造船產業亟待現代化    (B)東港造船工藝方興未艾
    (C)洪全瑞造船工藝巧奪天工    (D)重現臺灣造船工業的榮景
  2. 關於洪全瑞精進造船技術,下列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A)結合中西製造工法與傳統技術    (B)參考出土文物及船艦平面圖
    (C)仿龍舟畫舫外觀重建鄭和寶艦    (D)造船技藝講求精緻細膩
  3. 洪全瑞提出未來傳承造船工藝的看法,下列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A)力圖重建真實版的龍舟與王船    (B)設法將傳統技藝融入現代元素
    (C)發展造船技藝的相關文創商品    (D)簡化複雜性保留工藝之美

二、多選題:(每題3分,共48)

  1. 「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句中的「業」字,是「使之成帝業」的意思。下列文句內的「動詞」與之同性質的選項是:                                             (A)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
    (B)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C)禹視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也
    (D)「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E)心猶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鏡裡顏
  2. 下列為《漢書‧藝文志》對諸子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道家
    (B)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墨家
    (C)游文於六經之中,畱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
      於道最為高
    ─雜家
    (D)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易曰:「先王以明罰飭法。」此其所長也─法家
    (E)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
      事不成。」此其所長也
    ─儒家
  3. 排比句,有的是三者並列,意義無分輕重;有的是以部分句子襯顯主題,形成「略喻」的修辭格。下列文字,屬於「略喻」兼「排比」修辭格的選項是:                        (A)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
      明其德(李斯〈諫逐客書〉)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
      問之大也(《荀子‧勸學》)

    (C)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
      足謂善學(《荀子‧勸學》)

    (D)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
      而忘言(《莊子‧外物》)

    (E)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
      徳義(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4. 下列文字所印證的人生道理,闡釋正確的選項是:
    (A)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 有容乃大
    (B)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為學有
        恆,不斷
    進修,才能滌除雜念,使寸心澄明

    (C)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時光飛逝,惜時力學
    (D)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掌握
      重大目標,不要拘泥不前

    (E)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人生
      飄泊無常
            
  5. 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李斯,工於書法。「隸書」由李斯等人取自「小篆」,加以省改完成
    (B)李斯所作文章,瑰麗排比,氣勢奔放,為駢文之初祖,漢賦之先聲
    (C)《文心雕龍》以駢文寫作,是中國第一本文學批評的專書
    (D)《樊南四六甲乙集》是李商隱個人的駢文集,後人也因此稱駢文為「四六」
    (E)駢文在韓愈時代稱「時文」,故韓愈把先秦、兩漢的散文稱為「古文」
  6. 下列對於「春秋」一詞的闡釋,正確的選項是:                                        (A)「春秋」指六藝中的《春秋》經,如「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B)「春秋」指時代,在歷史上是群雄爭霸的時代,後世遂以「春秋鼎盛」指事業成
      就到達高峰
    (C)「春秋」指史書,為編年體史書之祖,後世的編年體史書遂以「春秋」為名,如
      《呂氏春秋》、《晏子春秋》
    (D)「春秋」用以代稱年紀,如「春秋高」、「富於春秋」都是指「年紀大」的意思
    (E)「春秋」指一年中的春、秋二季,如「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7. 下列有關〈諫逐客書〉一文的賞析,正確的選項是:                                                          (A)屬於書信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B)秦王政因鄭國事件而下令逐客,李斯亦在逐客名單中,遂上此書
    (C)據秦王的利害為論述的主軸,層層剖析客卿對秦國之利與逐客之害
    (D)以「開門見山法」提出論點,再逐段從各方面加以論證,發揮說服能力
    (E)援古證今,鋪陳排比,善用正反對比的手法,論逐客之非,使秦王取消逐客之令
  8. 下列有關〈諫逐客書〉文句的解析,正確的選項是:
    (A)藉兵齎糧」、「齎志以歿」,句中兩「齎」字,意思相同
    (B)泰山不讓土壤」、「大禮不辭小讓」句中兩「讓」字,意思相同
    (C)「歌呼嗚嗚快耳者」、「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句中的「嗚嗚、颯
      颯」字,都屬狀聲詞
    (D)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句中的「可否、
      曲直」,都屬同一概念,可「互文」
    (E)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
      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
    句中的「拔、并、收、取、包、制、據、
     
    割」,都屬同一概念,可「互文」
  9. 下列有關駢文與古文的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A)駢文為韻文,古文為非韻文
    (B)駢文盛行於六朝,屬於唯美文學;古文始於秦漢以前,復興於唐、宋,屬於實用
      文學
    (C)駢文特色是對偶工整,講求平仄,詞藻華麗,用典繁多,一韻到底;古文則字句、
      形式自由,樸實無華,蘊含教化
    (D)唐代駢文嚴格對偶,重詞性,重平仄,常駢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因而有「四六」
      之稱;古文不必講究章法,不准出現對偶排比,又稱「散文」
    (E)韓愈倡導古文運動成功後,駢文從此無人寫作
  10. 下列「 」內的字詞,前後意思相同的選項是:                                       (A)西蜀「丹青」不為采/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B)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
    (C)「卻」賓客以業諸侯/王者不「卻」眾庶
    (D)「施」到今/「施」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日淺,國家無事
    (E)「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11. 下列「 」內字詞的意義,前後相同的選項是:                                    (A)諸侯親「服」/日「服」湯劑,而傅以善藥
    (B)「制」鄢郢/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C)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適」才歡喜的有些引動了痰
    (D)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於是「從」散約解,爭割地而賂秦
    (E)彊公室,「杜」私門/音書「杜」絶白狼西,桃李無顏黃鳥啼
  12. 下列詩歌吟詠的象,配對正確的選項是:
    (A)蜀魄湘魂萬古悲,未悲丞相死秦時。臨刑莫恨倉中鼠,上蔡東門去自遲→李斯
    (B)為嫌朝野盡淘淘,不覺官高怨亦高。憔悴莫酬漁父笑,浪教千載詠離騷→屈原
    (C)匕首空磨事不成,誤留龍袂待琴聲。斯須卻作秦中鬼,青史徒標烈士名→荊軻
    (D)不識囊中穎脫錐,功成方信有英奇。平原門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毛遂
    (E)昭王靈氣久疏蕪,今日登臺弔望諸。一自蒯生流涕後,幾人曾讀報燕書→樂毅
  13. 下列有關古文字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使用年代

文字名稱

說明

(A)

殷商時代

甲骨文

刻畫書寫在龜甲獸骨之上,又稱為卜辭

(B)

商周時代

金文

多鑄刻在銅器上,又稱鐘鼎文

(C)

周秦時代

孔壁古文

周秦東土文字,由孔子宅壁發現,又稱蝌斗文

周秦時代

籀文

周秦西土文字,今只可見於《說文解字》,又稱大篆

(D)

小篆

李斯取大篆省改作《倉頡篇》,今全可見於《說文解字》

(E)

隸書

秦人程邈創造,是研究文字學所依據的字體

  1. 成大事業者,往往雄心萬丈、壯志凌雲,再史上留下的豪言壯語也令世人驚嘆深思。現在請根據名人的生平、為人及時代背景研判,以下相關敘述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李斯年輕時,在楚國上蔡郡擔任刀筆吏的小官,因見廁中鼠與倉中鼠長相及行為
       差異之大,慨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於是向荀子拜師,
       學成後,告辭荀子說:「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
       之地,非世而惡利,自托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將西說秦王矣。」
    (B)改革政治,主張變法的人,需要的勇氣並不比沙場上的猛士少。王安石初行新法,
       群情譁然,面對讒謗交集,悍然道出心中不移的信念:「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
       法,人言不足恤。」

    (C)秦始皇南巡,儀仗萬千,威風凜凜,項羽看了說:「大丈夫生當如此!」項羽服
       膺「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到處追殺敵人,搶奪他們的土地財富,聽著他們的
       妻兒哭泣。」的人生哲學,臨死前仍頑強地對天高唱:「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
       頭。」

    (D)始皇南巡,儀仗萬千、威風凜凜。劉邦看了說:「彼可取而代也!」在大澤鄉,
       雨夜,振臂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於是,揭竿而起,天下贏糧景從、
       雲起響應。

    (E)陸游一生喜論恢復,面對秦檜等主和派的卑顏屈膝,常大唱反調:「犯強漢者雖
       遠必誅!」晚年生活貧困,卻依然不減報國信念,臨終,索筆寫下示兒詩:「匈
       奴未滅,何以家為?」故後世稱之為愛國詩人。
  2.     南陽宋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問之,鬼言:「我是鬼。」鬼問:「汝復誰?」定伯誑之,言:「我亦鬼。」鬼問:「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
        數里。鬼言:「步行太亟1,可共遞相擔2,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擔定伯數里。鬼言:「卿太重,將非鬼也。」定伯曰:「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復擔鬼,鬼略無重。如是再三。定伯復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惡忌。」鬼答言:「唯不喜人唾。」於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渡,聽之,了然無水音。定伯自渡,漕漼3作聲。鬼復言:「何以作聲?」定伯曰:「新死不習渡水故爾,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擔鬼著肩上,急執之。鬼大呼,咋咋然,索下。不復聽之,徑之宛市中,下著地,化為一羊。便賣之。恐其變化,唾之,得錢千五百乃去。於時石崇言:「定伯賣鬼,得錢千五。」               (太平御覽‧列異傳》)
    【註】1亟:疲累  2擔:背負  3漕漼:水聲。
    有關上文的解析,正確的選項是:
    (A)這是一篇志人小說,主題是宣揚宋定伯不怕鬼,敢捉鬼,制服鬼的故事
    (B)通過逢鬼、騙鬼和捉鬼的描寫,讚揚了宋定伯的沉着、機智和勇敢
    (C)宋定伯掌握了捉鬼的奧祕是「惟不喜人唾」,故能捉鬼變賣成功
    (D)以對話的方式展開情節,貫穿全篇,簡潔而傳神,符合文中角色性格發展的需要
    (E)宋定伯的靈活、機智與鬼的笨拙、窩囊形成鮮明的對比,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效果

伯兮12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3,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
4為容。
5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6。」 (《 詩經‧伯兮 》)
【註】
1伯兮:妻子對丈夫得稱呼  2朅:音ㄑ一ㄝˋ,強壯武勇貌
     
3殳:音ㄕㄨ,木杖兵器,長一丈餘,無刃  4適:音ㄉ一ˊ,專主也,
      專心執意從事於某事也 
5其:祈使語氣詞  6痗:音ㄇㄟˋ,病痛。
有關〈伯兮〉的解析,正確的選項是:
(A)第一段,詩人先站在妻子的角度,讚美丈夫的英勇超群及為國忘家的精神
(B)第二段,作者以這個女主角的立場,來描繪她的苦悶與無助之心情
(C)第三段,詩人用象徵的筆法來表現思婦的心理:由充滿希望,到希望的幻滅
(D)第四段,寫思婦想種植萱草來解憂,卻不知道哪裡可以找到萱草,意即想要追求
   解脫之道,卻又沒辦法解脫
(E)整首詩出現三個「言」字,乃詩人憐憫思婦深埋心中的憂苦,代為告白之意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sl380118 的頭像
    lsl380118

    被鐘聲敲碎的歲月

    lsl3801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